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会拟态的本领,这有利于它们更多躲避猎食者,有些动物会伪装成其它凶猛的动物,也有些动物会伪装成植物,融入周围的环境,这都是善于拟态能获得好处的现象。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1)

近日在湖北,一位男子路过街边时,却发现一只怪鸟一动不动站立在道路上,有些像动物玩偶,但眼神已经“出卖”了这只怪鸟,它的眼睛一直盯着路人,头部还随着拍摄者的走动而转动,是一只活生生的鸟类。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2)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3)

很快熟悉鸟类的网友分辨出:这只怪鸟是一只小苇鳽,之所以第一时间不飞走,这也是小苇鳽躲避危险的一种方法,凭借它棕色的羽毛色,遇到有危险的声音,就立即伸直头颈,身体尽量缩扁成纸片,看起来薄薄的样子,加上长时间的不动的状态,又生活在芦苇这样环境中,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根芦苇或一株枯草,让人难于找到它们的踪迹。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4)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5)

这是小苇鳽种群在生存发展中进化出一种拟态技能,就是模拟环境的本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有利于躲避猎食者的捕食。处在拟态的状态中,小苇鳽也还是非常警惕的,会一直留意对手的踪迹情况,当看见对手不断靠近,来到它们的眼前,它们才会飞走。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6)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7)

拟态是小苇鳽的生存本领之一,有利于躲避敌人,也有利于它们捕食,小苇鳽在河流边、沼泽、湖边等场所捕食时,也会伪装成芦苇或枯草,长时间地站在原地狩猎,等待食物来到自己身边,然后再伸出长长的脖子啄食,以各种小鱼、蛙、蝌蚪、水生和陆生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为食,这也是很多水鸟的捕食方式。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8)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9)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10)

小苇鳽种群栖息地分布比较广,亚洲中部、欧洲、非洲等都有分布,国内也有分布,一般分布在新疆、湖北等,数量不是很多,已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所以网友们都关心那位男子,这只怪鸟大摇大摆站在路边,它是有身份保护的,若私自捕捉或带走当成宠物鸟来饲养,是违法的。对于这些长相奇特的怪鸟,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保持观赏就好,不要打扰捕捉它们

在动物世界中,昆虫种类是最善于伪装的,有些毛毛虫会伪装成毒蛇,很多竹节虫都会伪装成树枝,就是为了躲避鸟类的捕食,所有拟态这项本领在鸟类中是比较少见的,但也有几种善于伪装的鸟类。

一、长在树上的鸟——林鸱鸟

林鸱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等,被认为是一种怪鸟,是因为其嘴巴、眼睛和身体等很不匹配,外形上和猫头鹰有些相似,但和猫头鹰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猫头鹰属于猫头鹰,林鸱属于夜鹰目。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11)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12)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13)

林鸱鸟是一种夜行鸟类,夜晚才是它们寻找食物活动的阶段,所以白天一般躲在树或木栅栏上,而且是直立在树枝上,林鸱利用其羽毛的花纹来伪装成树枝树桩等,和树木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远远看上去就像树枝,让林鸱鸟被认为是动物世界伪装大师。同时林鸱在白天休息,但不是完全睡眠的,经常微微睁开眼睛,感知周围动静,预判掠食者的运动等等。

二、雏鸟伪装成毛毛虫的鸟类——烟灰悲雀

烟灰悲雀种群主要分布在亚马逊丛林,而这种鸟的成鸟和雏鸟的颜色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成鸟通体灰褐色,而雏鸟颜色特别鲜艳,一身橙黄色的绒羽,正是这样的颜色让其外形似毛毛虫,而且雏鸟还能像毛毛虫那样爬行,就像比真的毛毛虫还真。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14)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15)

男子在路边偶遇一“怪鸟”:湖北一男子街边遇到只怪鸟(16)

这是烟灰悲雀雏鸟的生存策略,鲜艳的颜色就像毒性很剧烈,有利于吓退猎食者,同时成鸟为减少雏鸟暴露的概率,减少被捕食的概率,成鸟每小时只给幼鸟喂食一次,让烟灰悲雀幼鸟长时间保持毒毛毛虫的形态,这些策略能提高雏鸟在出生20天内的存活率,出生20天后它们便能独自生存。鸟和毛毛虫本是天敌对决的关系,烟灰悲雀雏鸟反而需要伪装成毛毛虫来自保,但在大自然中适者生存才是真理

关注六维自然 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