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2月,日军调集第16、14、20、108师团各一部,以3万人的兵力,沿平汉、同蒲、道清铁路线路,大举进攻晋西南。

3月上旬,日军攻克临汾、汾阳、风陵渡、长治等重要城镇,直接威胁潼关、西安等地的安全,为了遏制向晋南进攻的日军,八路军发起多次伏击战,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神头岭伏击战。

3月8日,八路军第129师到达襄垣以北的下良镇、西营一带,当时涉县的日军有400人,黎城有1000人,潞城的日军最多有3000多人。

邯郸到长治的邯长公路,是日军重要的补给线和交通运输线,也是晋西南日军的生命线。经过缜密的计划,八路军第129师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先进攻黎城。

大将陈赓经典片段(1938年陈赓找到一块)(1)

黎城是日军108师团的驻地,并且囤积了大量粮食、弹药、辎重,如果先打这里,潞城的日军必定会前来救援。虽说黎城很重要,但日军在此仅有1000人,而黎城有3000日军,一旦日军收到黎城告急的消息,必定会派兵救援,我军便可以在潞河村、微子镇之间设伏,歼灭来犯的日军。

最终,第129师决定,以第385旅769团袭扰黎城,陈赓的第386旅在沿途伏击,计划制定完毕,开始一步步执行。

日军兵力虽然不算多,但日军武器先进,战斗力也很强,所以,必须要选择最佳的埋伏地点,并且一定要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大将陈赓经典片段(1938年陈赓找到一块)(2)

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并没有指定伏击地点,而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陈赓。日军第16师团是日本陆军甲种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也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第16师的兵员主要来自京都、三重县、奈良线,也被称作京都师团,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

第108师团是以第8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组成,在1937年8月被编入华北方面军第二军,此次第129师的主要对手,就是这两个师团的各一部。

大将陈赓经典片段(1938年陈赓找到一块)(3)

陈赓接到命令,马上召集干部开会,研究具体伏击地点,当时,根据国民党的地图,大家认为,神头岭是伏击的最佳地点,这里在潞城东北15公里出,山势险要,公路在两侧山梁间穿过。

两山夹一沟,是伏击的最佳地点,陈赓见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便问道:

“神头岭的具体地形有谁看过?”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诚然,大家都没有实地考察过。陈赓笑道:

“纸上谈兵可是要吃亏的,如果仅靠国民党的地图吃饭,是要饿肚子的,我看,我们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

作为高级指挥官,不仅要敢打敢冲,还要心细如发,没有经过实体考察,这作战计划也就很难成功。为此,陈赓带着旅团级干部,到了神头岭,一到地方,大家倒抽一口凉气。

大将陈赓经典片段(1938年陈赓找到一块)(4)

神头岭的地形和地图上相差甚远,公路根本没有在山沟里,反而在山梁上,山梁的宽度仅仅一二百米,除此之外,公路两边没有任何遮挡物,只是地势比公路略高一些,除了公路,这里只有一些国军之前残留的工事,如果按照常理看,这里根本不是伏击的最佳地点。

果然,实际情况和大家预料的不同,陈赓道:

“怎么样,这一趟没有白跑吧,粗枝大叶是要害死人哪!”

观察了许久,见众人都有些失望,陈赓笑道:

“走,回去商量,地形是死的的,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杀猪的地方?”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但无疑都表示,神头岭不是最佳伏击地点,陈赓思索片刻,对众人道:

“我看,这一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

神头岭不符合伏击的地点,但这里有残存的国军工事,尽管工事离着公路最近的20米,最远的100米,但正好符合“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初衷。

大将陈赓经典片段(1938年陈赓找到一块)(5)

除此之外,虽说埋伏地点对我军不是最有利的,但由于这里没有什么隐蔽物,使得日军更难展开,换言之,一旦开战,日军只能被瓮中捉鳖,其战术优势无法达成。

在讨论过后,大家同意了陈赓的计划,陈赓和师长刘伯承商议后,也得到了刘伯承的认可。八路军装备很差,大刀长矛仍屡见不鲜,要想取胜,那就必须冒险,“富贵险中求”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陈赓开始排兵布阵,771团在左,772团在右,将771团2营埋伏在申家山,2营一向以速度快著称,所以陈赓要求2营必须在战斗打响后40分钟内冲上公路。

772团3营在潞城方面设伏,阻断敌人退路。此时潞城的敌人有3000,如果潞城之敌全部压上,386旅还真的很难一口吃下,为此,陈赓再抽出一个连,命其到潞城周围打游击,以牵制潞城之敌的部分兵力,使其难以抽调全部人马。

大将陈赓经典片段(1938年陈赓找到一块)(6)

很快,部队进入伏击阵地,也就是神头岭公路两旁的残缺工事,为了隐蔽,陈赓要求部队,不能挖掘原有的工事,被脚踩的草也要按照风的方向扶起来。

此时,就是等待鱼儿上钩了。3月16日,八路军第769团突袭黎城,和日军战在一处,很快,潞城之敌得到消息,随即派兵向黎城增援。

就在第386旅焦急等待之时,消息传来,潞城来的日军到了,足有1500人,果然,陈赓所料不虚,正是他派出一个连去骚扰,使得日军没有派出全部人马,而只派了一半人。

日军先头小股部队,他们边搜索边前进,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的马蹄底下,埋伏着八路军的人马。由于这里日军不只来过一次,对他们而言十分熟悉,所以日军也就放松了警惕,但是,386旅的战士们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不出陈赓所料,那些司空见惯的工事,日军根本没有细看,于是,大队人马奔赴而来,甚至还唱着日本军歌。

9点30分,日军全部进入了伏击圈,随即陈赓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刹那间,躲在工事内的八路军战士猛然起身,无数颗手榴弹突兀地在日军中炸开,日军即刻就死伤一片。

大将陈赓经典片段(1938年陈赓找到一块)(7)

386旅的三个团以包饺子的态势向日军发起凶猛的进攻,此时,日军才知道上当了,不过为时已晚,日军一个中尉大喊:“就在这里,大家一起死吧。”

中尉话刚落,即刻被迫击炮炸上了天,他最先完成了死亡的誓言。战士们端起刺刀,和日军开启了白刃战。

一名战士负伤四处,用毛巾简单包扎后,一口气刺死三个鬼子,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刺刀还插在鬼子的肚子上。司号员杜旺保,抱着石头就冲向的敌人,直接将一个鬼子砸得脑壳碎裂,并夺回一支三八式步枪。

大将陈赓经典片段(1938年陈赓找到一块)(8)

鬼子的嚣张气焰彻底没了,被八路军打得是狼狈不堪,惨烈的战斗打到11点30分,除了少数日军逃走外,大部分被八路军歼灭,战后,光尸体日军就运了两天。

此战中,八路军歼敌1500人,毙伤俘获骡马600多匹,缴获枪支500余,击溃敌人车辆100多辆,自身伤亡仅240人。此次伏击战,108师团损失惨重,第108师团将其认定为奇耻大辱,此后,第108师团在军车上打上标语:“专打386旅”。

大将陈赓经典片段(1938年陈赓找到一块)(9)

此次伏击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出奇制胜,在陈赓大将的巧妙布局下,日军被杀得尸横遍野,日军对此也不得不承认,神头岭伏击战是“一流的游击战”!(文/九鱼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