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借狂人的口,说了一句话:“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狂人日记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狂人日记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有段历史明显错了)

狂人日记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

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借狂人的口,说了一句话:“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

我们知道,在历史记载中,易牙是蒸了他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并不是给桀纣吃。很显然,狂人说的这句话错了。可是,从鲁迅写出这个名篇到现在,从未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专家学者们对《狂人日记》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分析,也没人认为这是一个历史错误。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易牙)

咱们先来聊聊易牙蒸儿子给齐桓公吃这件事。

易牙本身是齐桓公的一个厨师。这个厨师非常有名,他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烹饪。现在有很多种名菜,据说都是易牙传下来的。

易牙在美食文化中,最大的贡献,还不是发明菜谱,而是他会调味。古代的调味品非常有限,更没有味精这样的东西。但是,易牙却能够通过自己反复的实践,进行各种食材的祝贺,把味道调到最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鲜”字,传说就是易牙把羊肉藏在鱼肚中,做出的一道鲜美可口的菜。

易牙因为他曾在美食文化中做出过杰出贡献,在历史上被奉为厨师的鼻祖。

齐桓公也因为有易牙这样一位好厨师,因此口味越来越刁。有一次,他竟然感叹说,什么都吃过了,可惜没有尝过人肉是什么味道。

结果第二天,易牙就给他端来一小鼎肉汤请他喝。齐桓公觉得这个肉汤味道鲜美无比,就问易牙是什么做的?易牙马上跪在地上,哭着对齐桓公说,是用自己4岁的儿子的肉做的。齐桓公当时非常感动,觉得易牙能够杀掉自己儿子做汤给他喝,是对自己太好了。

(齐桓公)

所以,等到管仲年迈,齐桓公想另找一个接班人的时候,就问管仲,让易牙当管仲的接班人行不行?

看到这里的时候,有人可能会说,这也太离谱了吧,厨师怎么可能当宰相!其实也并不离谱。因为实际上在古代,宰相就是君王的家臣,给君王管家的。“宰”字本来就是分肉的意思。也就是说,厨师把肉煮熟以后,就由宰相来分配。显然,宰相和厨师干的是同一件事。

当然了,这件事被管仲阻止了。管仲认为,易牙这种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爱君王呢?管仲死后,齐桓公把易牙逐出朝廷,表示永不见他。但是过了还没到三年,齐桓公就实在受不了其他宫廷厨师做的菜了,感觉吃他们做的菜,简直就是嘴里“淡出个鸟来”的那种。于是又把易牙喊回来,除了让他做饭以外,还让他管理宫廷事务。

一年后,齐桓公生了重病,易牙等三个奸臣,各自忙着拥戴齐桓公的儿子们抢夺国君之位,谁也不再理会齐桓公。齐桓公也因此活活饿死。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那么,为什么鲁迅要写“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呢?

这句话,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齐桓公吃,而不是给桀纣吃。鲁迅在这里借狂人之后,说了这么一句错乱的话,显然就是想说,这个齐桓公,其实就是桀纣一样的人。

(管仲与齐桓公)

那么,明明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是一代雄主,乃至是一代“圣贤”,鲁迅为什么要说他是桀纣一样的人物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复盘一下。

当齐桓公说他想吃人肉的时候,实际上他就已经有一颗豺狼之心了。说他有豺狼之心,其实还是高看他了。因为豺狼这样的动物,也都是很少吃同类的。这个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一种能够进化下来的基因。而齐桓公却想吃同类的肉,可见,他是连豺狼都不如的。

当易牙把自己的儿子蒸了给他吃,他知道真相的时候,他并不是怒斥这个杀害自己孩子的禽兽不如的东西,反而觉得易牙对他忠心耿耿。尽管管仲已经提醒过他,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君王的。但是他却不以为然。由此可见,齐桓公实际上是和易牙一路的人。

而最后,他的儿子们都不理他,等着他活活饿死这一点来看,也可以看出,他们父子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后来,虽然他把易牙撵了出去。可是,由于贪图口腹之欲,他又把易牙喊了回来,而且还让他参与宫中的事务,最终酿成悲剧。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齐桓公的这些思想和行为,与桀纣又有什么区别呢?不但没有区别,而且更可恶,因为他的身上,还披着一件“圣贤”的外衣。而鲁迅在写《狂人日记》的时候,正是把他这件外衣给撕掉,让他桀纣的形象,直接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所以说,鲁迅的写法并没有错,当然也就没人纠正他了。

(参考资料:《史记》《管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