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四篇【战痘宝典】中,详细介绍了痤疮的成因以及外用药物的使用指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搜索“战痘宝典”即可查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祛痘小妙招和一位痘友的经历分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祛痘小妙招和一位痘友的经历分享(战痘宝典五预防痤疮留疤)

祛痘小妙招和一位痘友的经历分享

在前四篇【战痘宝典】中,详细介绍了痤疮的成因以及外用药物的使用指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搜索“战痘宝典”即可查询。

现实生活中,大家可能担心口服药物的副作用,担心其中含有激素、抗生素而不愿使用,病情不能及时控制,留下难以磨灭的疤痕,导致损容。本篇内容介绍口服祛痘药物,口服药物主要应用于III度(重度)、IV(重度-簇集性)痤疮,因为III度(重度)、IV(重度-簇集性)痤疮可能会遗留色素沉着及瘢痕,严重损容,及时应用口服祛痘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痤疮的发生,避免遗留严重的色素沉着及瘢痕

痤疮瘢痕种类

目前口服药物常用的有维A酸类药物、抗菌药物及抗雄激素药物,内容较多,文末有总结,可供快速浏览。

维A酸类药物

口服维A 酸类药物具有显著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从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以及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是目前针对痤疮发病4个关键环节唯一的口服药物。

维胺酯胶囊

常用药物:异维A 酸和维胺酯。维胺酯与异维A 酸不良反应类似,但相对较轻。

适应症:①结节囊肿型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药物;②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好的中度或中重度痤疮替代治疗;③有瘢痕或瘢痕形成倾向的痤疮患者需尽早使用;④频繁复发的痤疮其他治疗无效;⑤痤疮伴严重皮脂溢出;⑥轻中度痤疮但患者有快速疗效需求;⑦ 痤疮变异型如暴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可在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后应用。

不良反应: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黏膜干燥。口唇干燥最为常见,但这也是判定药物剂量的有效指标;②较少见反应包括肌肉骨骼疼痛、血脂升高、肝酶异常及眼睛干燥等,通常发生在治疗最初2 个月;③青春期前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骨骺过早闭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④异维A 酸有明确的致畸作用;⑤异维A 酸与抑郁或自杀倾向之间的关联性尚不明确;⑥部分患者在使用2~4 周时会出现皮疹短期加重现象(爆痘),通常为一过性;

使用建议:①建议配合皮肤屏障修复剂使用;②肥胖、血脂异常和肝病患者应慎用,必要时定期检测肝功能和血脂;③12 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④育龄期女性患者应在治疗前1 个月、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3 个月内严格避孕;⑤存在明显抑郁症状或有抑郁症的患者慎用;⑥反应严重者需要减量甚至停药。

药物治疗痤疮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主要针对痤疮丙酸杆菌及炎症反应,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适用于III度(重度)、IV(重度-簇集性)痤疮。

常用药物: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多西环素

适应症:①中重度痤疮患者首选及中度痤疮外用治疗效果不佳的备选治疗方法;②炎症反应严重的重度痤疮患者早期可先使用抗菌药物,后使用口服维A酸类药,或维A药酸类药疗效不明显时可改用抗菌药物治疗;③痤疮变异型如暴发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的早期治疗。

不良反应:①光敏反应;②色素沉着;③菌群失调等;④少数患者在口服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时可出现前庭受累如头晕、眩晕(罕见狼疮样综合征和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如头痛等);⑤四环素类药物与口服维A酸类药物联用可能免诱发或加重良性颅内压增高⑥ 四环素类药物不宜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

使用建议:①发生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停药;②四环素类药物不与口服维A酸类药物联用;③避免单独使用;④治疗2-3周无效时要及时停用或换用其他治疗;⑤要保证足够的疗程,并避免间断使用;⑥不可无原则地加大剂量或延长疗程,更不可以作为维持治疗甚至预防复发的措施;⑦联合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过氧化苯甲酰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产生; ⑧有条件联合光疗(红蓝光)或其他疗法,可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这里要提醒大家,抗生素使用有严格适应症,治疗痤疮避免选择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

雌激素和孕激素

雄激素是痤疮发生中最重要的内源性因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有抗雄激素作用,抑制痤疮的发生。

常用药物: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及前两者混合制剂炔雌醇环丙孕酮(常用)

炔雌醇环丙孕酮

适应症:女性痤疮患者①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痤疮(皮损分布于面中部下、月经不规律、肥胖、多毛、显著皮脂溢出、雄激素性脱发等);②女性青春期后痤疮;③经前期明显加重的痤疮;④常规治疗如系统抗生素甚至系统用维A 酸治疗反应较差,或停药后迅速复发者。

不良反应:①少量子宫不规律出血;②乳房胀痛;③恶心;④体重增加;⑤静脉和动脉血栓;⑥出现黄褐斑。

使用建议:①男性患者禁用;②使用期间避免日晒;③家族血栓史、肝脏疾病、吸烟者禁用;④发生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停药;⑤哺乳期、高血压、偏头痛、恶性肿瘤、糖尿病、凝血障碍和有乳腺癌风险的患者避免使用。

螺内酯

螺内酯为利尿剂,主要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因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抗雄激素作用,也被用于痤疮辅助治疗。不良反应包括高钾血症、月经不调、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厌食和腹泻)、嗜睡、疲劳、头晕、头痛、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螺内酯片

总结

口服祛痘药物主要用于III度(重度)、IV(重度-簇集性)痤疮,常用有抗菌类药物(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维A酸类药物(异维A酸、维胺酯)、抗雄激素药物(炔雌醇环丙孕酮、螺内酯)。其中维A酸类药物作用缓解最多。抗雄激素药物建议女性患者使用。抗生素使用应严格遵守适应症、使用剂量及疗程,不可随意增减用量,不可随意停用更换。以上药物配合中药效果更好。糖皮质激素虽然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瘢痕形成,但个人不建议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口服药物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切不可自行购买使用。现实中,部分患者因为不了解口服药物,担心副作用而不愿使用,导致病情加重,本文主要给大家进行科普介绍,希望尽可能消除大家对口服祛痘药物的误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痤疮。

以上是常用于痤疮治疗的口服药物,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或转发,感兴趣更多内容的朋友可以关注健康倍力多

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感兴趣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会第一时间回复!

#把健康带回家# #祛痘#


【免责申明】

本文为健康倍力多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疗意见及药物说明书,仅供参考

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