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会很快好转,这与境遇性失眠不同,境遇性失眠主要与当时的境遇事件有关,解除这种境遇事件失眠大都可以好转,这种失眠主要是建立在一种失眠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与焦虑抑郁性的失眠也不同,焦虑抑郁性疾病的失眠是继发症状,治疗也主要是需抗焦虑抗抑郁。一起看下:失眠症治疗需要做些什么吧?

治疗失眠症有什么好办法吗(失眠症治疗需要做些什么呢)(1)

  如下:

  1、控制入睡习惯:包括上床、起床时间,如30分钟内不能入睡则离开床,仅在有睡意时才入睡,晚上缺乏睡意,那你就不要早上床。一般来说,等到睡意明显时再上床,那么效果比较好。白天不打盹,保持一种觉醒刺激,这种觉醒刺激有时需要有意识的控制,比如说这时可能出现头昏、想睡而又睡不着的难受体验,这时要求你有意识的忍住这种不适,也就是保持一种觉醒“刺激”,继续从事正常的白天工作。控制入睡习惯,做到白天不打盹,从理论上讲,主要是减少白天的慢波睡眠,增加晚上的慢波睡眠对入睡的压力,从而可以加速入睡。

  2、起床时间一致:因起床时间较入睡时间易控制(可借助闹钟),控制起床时间并不会使睡眠时间减少,即使有时早晨是因为叫醒使某一天的睡眠时间少了点,但这样做可以加速第二天的入睡,会进一步改善睡眠。

  每天早晨都在同一个时间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例外,这也许是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的步骤,因为在同一个时间里把自己暴露在亮光之下,这实际上就给大脑里定好了闹钟的闹,一旦定好了这个闹钟发生作用,那么,到了晚上的一定时间它又会导致大脑走向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开始昏昏欲睡,这就为进入睡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你首先要把自己早晨的生物钟定好,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起床,起床后也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卧室里呆着。

  做好上述二条,养成规律性的睡眠习惯,形成一种睡眠的条件反射,使睡眠行为程序化,程序化的形成将使睡眠更加容易。值得注意的是:抑郁性失眠的患者因为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每天3、4点就已醒转,故而控制起床时间就无意义,作者认眠行为程序化方法不适合引导纠正此类睡眠障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