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柴沟堡的故事。

张家口市平北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的万安县)(1)

柴沟堡历史悠久,这里走出了著名的抗日英雄武士敏,这里也出产好吃的熏肉。柴沟堡的兴建可以追溯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已经在附近建立零星的军事要塞。明朝建立后,朝廷看到这里临近长城沿线又有洋河流经,就开始兴建大规模的军事要塞,这促进了柴沟堡的发展。

张家口市平北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的万安县)(2)

从明代宗开始,朝廷不断增加在此的驻兵,要塞规模也越来越大。到了明世宗嘉靖晚期时,柴沟堡的驻军主官成了参将,领周边洗马林、柴沟堡渡口堡、西阳河、李信屯、怀安六个城堡,成了地域性的军事中心。

1693年,此时已经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他改原来的怀安卫为怀安县,柴沟堡成了这个县下辖的一个镇。此时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长城沿线的军事要塞功能下降。不过,在清朝和民国初期,怀安县城和柴沟堡不是一个地方。怀安城主要是行政中心,而柴沟堡则是地方驻军所在地。

张家口市平北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的万安县)(3)

近代随着京绥铁路的修通,让柴沟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为火车促进了地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这里的交通更加便利,周围的渠道也开始兴建。便捷的交通环境和灌溉条件使这里走向了繁荣期,形成了不是县城但胜似县城的经济环境。

张家口市平北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的万安县)(4)

日伪时期,占据此地的日伪政权设立了一个万安县,是由怀安县和万全县合并而成,县城设在了柴沟堡,并改称这里为万安镇。到了1945年,这个伪政权建立的县被撤销建制,被奴役压迫的怀安人民也走向了新生。

客观上说,日本人的营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柴沟堡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敌人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掠夺中国资源而不是真心帮助中国的发展,这是必须要区分的。

张家口市平北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的万安县)(5)

后来怀安县解放,到了1951年10月30日,察南专署命令,原来的怀安县委、县人民政府迁址柴沟堡。历经半个月时间,到了11月15日迁址完毕。16日开始,县委和县政府的班子开始办公。

从历史上说,柴沟堡的地利优势更为明显。这里地处盆地,洋河从周围流经,这里土壤肥沃而且海拔较低,三面环河的地形有利于军事防守。较为平坦的地形和较好的气候适宜工农业发展。

张家口市平北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的万安县)(6)

这样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加上铁路通过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最终促成了怀安县行政中心的转移。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