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

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碎片化信息的充斥与漫溢似乎已逐步取代纸质书籍而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互联网似乎亦逐步取代图书馆而成为人们认知中信息的聚集地。美国《新共和周刊》曾于 2005 年发表历史学家 David Bell 的《无书的未来》(A Bookless Future)一文,以论述在谷歌图书等电子书籍主导人们阅读习惯的当下,纸书所面临的困境。

然而即便如此,David Bell 在文中指出了纸质书籍存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即电子书籍带来的这种 “具有战略性与针对性的阅读方式,会给人一种获得权利的感觉”—— 读者无需再跟随作者苦心经营的行文逻辑,而是直接搜索想要了解的部分便得偿所愿,亦由此成为阅读的唯一主人。

他认为 “这正是最危险的地方”,因为信息不等同于知识,而搜索更不等同于阅读。

同样地,在 ASE 基金会创始人、收藏家张琼(Joan Zhang)看来,“书籍对于任何爱好和专业来说,都是一种启蒙和入门”。同样作为 ASE 艺术图书馆的创始人,张琼认为艺术图书馆正是艺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给予人们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感知艺术的可能性。一如艺术史学家 Simon Ford 在提出 “新艺术图书馆事业”(New Art Librarianship)理论时所强调的,对应 “新艺术史”(New Art History)理论中对于艺术生产本身的关注,艺术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更是在于“进化与质疑知识生产中的权威问题,以及重新检验人们收集、组织以及呈现信息的方式”。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3)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4)

位于上海瑞金大厦的ASE艺术图书馆

世界各地的艺术中心城市和知名美术馆亦大都有拥有其声名卓著的艺术图书馆。在张琼的旅行中,伦敦的 Paul Mellon 英国艺术研究中心档案图书馆(Archive & Library of Paul Mellon Centre for Studies in British Art)、洛杉矶的盖蒂研究所图书馆(Library of The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香港的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n Art Archive)等艺术图书、文献、档案馆一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中国,普通图书馆中艺术类书籍有限,美术馆也较少设有图书馆。因此,不久前于上海瑞金大厦开幕的 ASE 基金会,则特别将公益性图书馆作为重要一环纳入了自身的内容版图。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5)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6)

ASE艺术图书馆室内空间

从事金融行业的张琼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她坦言,自己多年来的学习和工作内容都是理性的。然而出于从小的熏陶和本能的喜爱,她收藏当代艺术已有 20 余年—— 从旧金山到北京、上海,从单纯感性的收藏到逐渐形成自身的收藏思路与脉络,从个人藏家到成立 ASE 基金会而完成向机构藏家的转型,张琼的经历也见证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日新月异和中国作为艺术收藏大国的蓬勃发展。经过多年筹划,ASE 基金会在今年 9 月落地上海,通过永久性艺术收藏、ASE · 空间、ASE 艺术图书馆和艺术赞助项目四大核心板块,期望致力于支持当代艺术在中国的普及、公共教育以及学术研究,尤其是对青年艺术家及艺术策展人的扶持与赞助,以自身力量于整个社会层面推进当代艺术生态。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7)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8)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9)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0)

图1、2:位于洛杉矶的盖蒂研究所图书馆 ©️Library of The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图3、4:位于香港的亚洲艺术文献库 ©️Asian Art Archive

旅行中,全球范围内的不少艺术图书馆、文献档案馆一度给张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1)

ASE 基金会的永久性艺术收藏延续着张琼的收藏脉络,除了专注于世界范围内能够展现当代文化和精神的艺术作品之外,更侧重于受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启发的当代艺术作品的线索梳理;同时也将持续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中国 70、80 及 90 后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而有关基金会收藏体系的独特性,观者得以在 9 月开幕的 ASE · 空间首展 “STAGE/TIME” 中感受到。策展人 Ágnes Berecz 关注艺术劳作中的表演性,围绕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由超移动性、流动性和虚拟的即时性所支配的浓缩空间中,又该如何重新理解时间的流逝” 这一问题,汇聚来自活跃在亚洲、欧洲、美国的数代艺术家不同创作媒介的作品,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图像与空间、身体与声音、视觉与表演艺术的对话。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2)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3)

ASE · 空间首展“STAGE/TIME”

同样位于瑞金大厦的 ASE 艺术图书馆则伴随 ASE · 空间开幕的同时向公众开放。在展览 “STAGE/TIME” 期间, 图书馆开辟了专门的展览资料区,呈现参展艺术家的画册、文集及相关艺术图书,以此作为展览作品的补注与延伸。以此,张琼希望让观者得以在看展的同时参考相关书籍,而阅读之后再回归展览,如此交互,从而对作品与参展艺术家产生更为全面的解读。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4)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5)

展览“STAGE/TIME”展览资料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会的永久性收藏—— 包括在展览 “STAGE/TIME” 中,不乏以 “书籍” 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蒲英玮作为中国 90 后年轻艺术家的代表之一,以独特的思辨精神受到基金会的关注与支持。他全新的装置作品《未来世界汇演:知识与继承》由 ASE 基金会特别委任,以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表演、书籍和音乐的主题,表现人类思想在历史与时间中的交汇展演,契合了基金会的创立初心和 “STAGE/TIME” 的展览命题。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6)

蒲英玮《未来世界汇演:知识与继承》(Future World Confluence: Knowledge and Legacy), 2021-2022, 布面油画、亚克力、纸本拼贴、丝网印刷、蜡笔、喷漆、邮票、油漆笔、水彩、金箔 ©️艺术家与没顶画廊

美国跨学科艺术家 Nina Katchadourian 的创作也与知识和文化记忆相关,她的 “书籍分类”(Sorted Books)计划自 1993 年起延续至今,最新的系列在 2021 年疫情期间以远程工作的方式完成,探索了已故美国艺术家、建筑家野口勇的个人藏书。在张琼看来,Katchadourian 的创作充满美感,书籍被分类、堆叠后形成了特定的语句,幽默、荒诞、诗意,而野口勇系列用书的方式为其创作添加注脚,仿佛一种时空的穿越。其中,围绕 “舞蹈” 和 “宇宙” 的两件摄影作品深深吸引了张琼。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7)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8)

上图:《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 from the series Noguchi("SortedBooks" project,1993 and ongoing)》, Nina Katchadourian, 2021, 数码打印 ©️Nina Katchadourian

下图:《Operating Manual for Spaceship Earth, from the series Noguchi ("SortedBooks" project, 1993 and ongoing)》, Nina Katchadourian, 2021, 数码打印 ©️Nina Katchadourian

而德国艺术家 Candida Höfer 的经典之作《那不勒斯国家图书馆II》(Biblioteca Nazionale Napoli II)则将视角从书籍转向作为空间与场所的图书馆本身。在古老、华丽的那不勒斯王宫中,空荡荡的图书馆也是一个档案馆,就像 Höfer 的图像一样,记录并纪念着一个文化历史的遗址。在张琼看来,这件作品似乎唤醒了图书馆让人沉静下来的力量。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19)

Candida Höfer《那不勒斯国家图书馆II》

(Biblioteca Nazionale Napoli II)2009, 数码打印

©️Candida Höfer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0)

当下,ASE 艺术图书馆中陈列了超过 2000 本精选专业书籍,涵盖艺术家画册、展览目录、艺术史、艺术理论、技法工具书,以及音乐、舞蹈、建筑、室内设计、时尚及设计、摄影等方向的图书。这其中最主要的分类当属艺术家画册,而ASE基金会作为机构的身份之便,将侧重于引入珍贵的限量版书籍。“我们会定期收到出版社的重要图书出版计划,并在发行前预订所需图书,比如 TASCHEN 限量版的画册《David Hockney. 220 for 2020》和 George Baselitz 最新作品集,ASE都是中国最早收到(这些书)的机构。” 张琼解释道。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1)

《David Hockney. 220 for 2020》

TASCHEN,2022 ©️TASCHEN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2)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3)

《David Hockney. A Bigger Book》

TASCHEN,2016 ©️TASCHEN

而全球艺术界所关注的议题也是 ASE 艺术图书馆重要的藏书方向,例如大地艺术家 Christo 与 Jeanne Claude 在去年十月实现的包裹凯旋门计划引起了中国艺术行业内外对大地艺术的关注,图书馆亦因此购藏了一系列这对艺术家组合多年来的画册和展览目录。“就全球的艺术热点,我们也会以相关书籍做好深度和广度的配合,为国内进行学术研究、艺术评论、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或艺术爱好者,提供体系化而带有教育性的宝贵资源。”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4)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5)

ASE艺术图书馆部分藏书

围绕近些年备受关注的女性艺术家议题,ASE 艺术图书馆挑选了一系列来自国际重要出版社、偏重学术性的书籍,包括耶鲁大学出版社的《通过她的手:阿特米谢·简特内斯基和意大利的女艺术家 1500-1800》(By Her Hand: Artemisia Gentileschi and Women Artists in Italy 1500-1800)、Thames & Hudson 出版的以蓬皮杜中心特展为基础的画册《女性抽象艺术家》(Women in Abstraction)、去年图书馆在第一时间引入的贝耶勒基金会的女性艺术家展览目录《特写》(Close Up)等。而从个人角度出发,张琼认为 “女性为了持续、长远地去做一件事情,去坚持自己的理想,无论从主观观念还是客观情况来说,都充满了束缚与挑战。如果有一些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观念与成长过程,我们作为女性也能从中汲取养分。”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6)

上图:《通过她的手:阿特米谢·简特内斯基和意大利的女艺术家 1500-1800》(By Her Hand: Artemisia Gentileschi and Women Artists in Italy 1500-1800), 耶鲁大学出版社, 2021 ©️Yale University Press

中图:《女性抽象艺术家》(Women in Abstraction), Thames and Hudson, 2021 ©️Thames and Hudson

下图:《特写》(Close Up), Hatje Cantz Verlag, 2021 ©️Hatje Cantz Verlag

此外,艺术图书馆中的另一重要分类则是尚未大规模出版或公开发售的艺术家画册和作品全集(catalogue raisonné),直接来源于艺术家或画廊的捐赠,或是直接合作的 David Zwiner、Rizzoli、Skira 等专注于当代艺术家画册出版的公司机构。这部分画册是 ASE 艺术图书馆相对于其他图书馆的优势,也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艺术各界互动的平台。未来,ASE 基金会也会考虑于这一层面之上支持中国艺术家的学术研究与出版。

而在关于全球重要美术馆和私人收藏的书籍分类中,亦有围绕雅诗兰黛创始人之子 Ronald S. Lauder 的艺术收藏画册。Lauder 位于纽约的 Neu Galerie 拥有全世界最重要的德、奥表现主义绘画,包括 Gustav Klimt 著名的《金衣女人》(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张琼认为,雅诗兰黛作为家族企业的商业成功以及 Ronald S. Lauder 的艺术收藏,对中国的企业家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 “从家族传承的角度来看,除了商业、财富的传承,精神的传承是至关重要。” 在她看来,艺术在精神、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7)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8)

位于纽约的Neu Galerie ©️Neu Galerie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29)

提及精神与文化的传承,我们或许得以从 ASE 基金会的命名中全面理解其成立的初心。张琼在采访中解释道:“A 代表‘爱’(Amour),成立基金会是出于我对艺术的爱,希望能够有体系地去做对未来更有价值的收藏,同时也是出于我对家庭、孩子的爱,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我的孩子们学会对艺术的欣赏和保护;S 代表‘智慧’(Sapientiae),对知识的追求刺激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和美应该与时代相辅相成,让智慧的含义更加丰富;E 代表‘启发’(Enlightening,收藏本身对于我而言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收藏所带来的启发与传承。而与此同时,A、S、E 也是我三个孩子的英文名首字母。” 对艺术的热忱、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与最原初的母爱相交融,一并构建了 ASE 基金会的定位与发展规划的基石。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30)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31)

位于上海瑞金大厦的ASE艺术图书馆

一本名为《What is a Museum Now?》的出版物一度令张琼印象深刻—— 以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为蓝本,出版物讨论了挪威建筑公司 Snøhetta 对美术馆空间的改建和设计,而 SFMOMA 也在硅谷IT新贵的支持下得到了扩建。“(这本书)启发了我们思考在财务、经济的数值之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东西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进行一种自主的、文化价值观上的构建,这似乎也是当下在国内比较欠缺的。” 张琼认为。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32)

《What is a Museum Now?》

Lars Müller Publishers, 2017

©️Lars Müller Publishers

ASE 艺术图书馆的宗旨便是期望进行这种 “自主的、文化价值观上的构建”,进一步推动公众美育与学术研究。在图书馆的发展规划中,当下的第一步是成体系、有规模地引进高品质的国际艺术类书籍,作为艺术普及的基石。为此,图书馆已与全球最重要的艺术类书籍出版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包括 Taschen、Thomas & Hudson、Phaidon、Rizzoli、Skira、MoMA、Hatje Cantz、Prestel、Yale University Pr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等。

第二步则是期望与学术机构、艺术研究学者加强合作,以达到更深层次、更为细致的文献收集和研究工作,并赞助相关书籍的出版。这一愿景,在张琼看来便是一种 “启蒙” 与 “引领”:

“如果中国慢慢成为一个艺术收藏大国,对出版业来说也理应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因为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最后必定需要出版物与书籍去做梳理和沉淀。历史和文化要靠记录的累积才能传承下去,尽管我们的力量还是很渺小的,但我希望 ASE 基金会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去推动这个生态的积极发展。”

撰文:马君怡

编辑:夏寒

编排:Alareiks

图片致谢 ASE 艺术基金会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33)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34)

世界最大书馆 在纸书式微的当下(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