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结婚后果(剩男剩女产生的原因)(1)

一、传统婚姻的“上迁”习俗

传统的婚姻是“上迁婚”什么意思,就是女人找比自己强的男人,把生活阶层向上迁移,现在很多女生口头上常说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男人应当应当养家糊口”,这些都是在几千年文化里,由“上迁婚”衍生出来的,还有还有“平迁婚”和“下迁婚”,还有一个目前很多丈母娘喜欢的“跃迁婚”。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没有对错,这在整个东南亚都是主流的婚姻模式。

“上迁婚”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剩女和剩男,为什么这样呢,总有一个阶层没法上迁,最下层的和最上层的。

我们想一下呀,,如果女性全部上迁的话,那最下面一层的男性一定会剩下,因为没有女性可以“上迁”到这一层。最上层的女性也没有办法上迁了,不就剩下了吗?

事实上这是一个伪命题,按这个说法,最底层的男性就结不成婚了吗?底层的男生可以找同样底层的女生,那顶级白富美不是也没法上迁了?其实更不是。

在“剩男”,“剩女”高发的现在,剩下最多的,并不是这一层的男女。

不知道,小仙女们,你们是不是也潜移默化地被影响了呢?你是不是也认为我要找比我强的男人?你是不是也认为,我不想找比我小的男人?如果是,你受传统文化“上迁婚”的影响比较深。

如果你也这样认为应当男强女弱,男大女小,那么你受传统的“上迁婚”的影响较大,在你的婚恋过程中,如果不能上迁,自己你的心理阻力及周围亲友观点对你的阴力影响也较大。

我们在这里不讨论“上迁婚”的好坏,只是,这是中国很多女性婚姻思想的来源,也是目前大龄婚恋困的原因,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下。

“上迁婚”的形成是有着性别分工的来历的,女性要生育后代,在怀孕和带小孩时,生产能力自然要下降,那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自然倾向于找更能养家的男人,这个也是在角色分工中自然形成的。

尤其是丈母娘们,很喜欢条件好的女婿,是全社会的共识,不是有个词叫“金龟婿”

找老公,当然越有钱,越有地位越好,这种找老公的观点,就是传统的“上迁婚”观点

二、“上迁婚”的三个伴随的潜规则

第一个是“男强女弱”

第二个是“男大女小”

第三个是“男主外女主内”

如果仅仅是“男强女弱”这个还好,我们慢慢地找到了个强有力的男人,也符合很多女性心理。

真正的麻烦是伴生的“男大女小”就是意味着你的时间机会,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长。

所以,在择偶上,男人的时间成本低于女人的时间成本,妈妈们虽然理论不多,可是,早年间的实践会本能地告诉她们,女孩年纪小,嫁的好的机率更大,挑选机会更多。

可是年轻女孩受过高等教育,不仅不以为然,还觉得,为啥要那么早结婚呢?

结婚无非三种年纪,第一种早婚,指25岁之前的,第二种适龄,就是指在26-30之间,第三种晚婚,就是超过30岁结婚的。

那么是不是妈妈们说的,越早结婚嫁得更好?其实还真不是,为什么呢?

人人都想嫁得好,可是,嫁得好的几率,比考上好大学要难。

是不是嫁的晚一定嫁得不好呢?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真的不一定,很多大龄人都找得不错。

但是大龄(这里指女生超过三十岁)难度要轻微高于年纪小的女生,因为你有时间成本高了,而且周期短了,但是相应的你理智了,成熟了。

在中国,妈妈们希望自己家女儿,最好是早婚或适龄,否则,那就会鸡飞狗跳得逼婚。这个就是受到了“男高女低”“男大女小”的影响。

同时很多妈妈们认为,如果婚姻状态是男高女低,某种程度这个基础是,“男外女内”,就是男人挣钱养家,女人照顾家庭,这也是很多父母心里的标准答案。

如果你也认为,这个男人要比自己强,在外在顶天立地,那你骨子里受传统“上迁婚”的影响比较深,在年纪和现实间,你一定会受到很强的心理冲突。

剩男剩女结婚后果(剩男剩女产生的原因)(2)

三、传统文化观点和现代冲突

我们在网上经常会看到什么25—27 初级剩客(剩斗士)、28—31 中级剩客(必剩客)、32—36 高级剩客(齐天大圣)、36以上 斗战剩佛、还有40岁以上的剩者为王,之类的称呼,甚至在电视作品中,也经常听到“剩女”这个刺耳的称呼。

在现阶段,对年纪超过28岁的女生的婚恋,社会环境不是特别友好,其实很多女孩从大学毕业,失恋几次,不知不觉自己就到了30岁了。

其实所谓的剩男剩女,是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男女婚姻观点和现实中的冲突,受过现代教育的女人会坚持,婚姻不是因为年纪,但是很多父母的思想比较保守,会因为这个和子女不停的起冲突。

这不,快过年了,网上流行的一个图片,可能很多人感同身受。

剩男剩女结婚后果(剩男剩女产生的原因)(3)

但是,你会听说一句话,叫“法国无剩女”,这个国家的文化中,没有这个词。所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妻子相差25岁,并且因为妻子不想生育,现在也没有小孩,可是法国人会觉得,年纪不是爱情的问题。孩子更不是。

其实法国并不乏单身的女性,甚至有很多女性单身到老或者谈一辈子恋爱,或是成为单亲妈妈,但是在法语里面并没有剩女这个词汇,法国女性并没有这种固有的危机感,因为即使单身也可以享受到和结婚一样的待遇。很多人说法国女性可以优雅到老,法国女性不但不会觉得大龄未婚是一种不幸,反倒觉得单身没有娱乐生活才值得嘲笑。甚至在法语中les filles celibatarires这个词就是贬义,那些宅在家里不出去的单身女性。

但也有人说这样的现象其实和法国的婚姻制度有关,法国的结婚率极低,低到不得不推出pace制度来稳固男女关系,即两人恋爱同居就可以到政府登记,政府会提供相应的租房补贴,如果两人有了孩子,也可以正常享受社会待遇。甚至法国人对结婚有种恐惧感,哪怕你到了40岁50岁的年龄,你对身边的人说你要结婚,也会有人来劝你,你还年轻,要不再先同居看看。

这二种不同的文化是告诉你,不管别人怎么看,“剩”或“不剩”你只要心里爱自己,就都不是问题。

其实不论男女,婚姻本身决定权还是在于自己,无论年龄,父母催促,一辈子很长,一切都不能成为将就的理由,希望大家能“一生一世一双人”,切莫“因为结婚而结婚”。

在现在的传统文化里,有时你的确要注意很多人还是老观点,那就意味着,你的新思想,在现实环境中会有很大的冲击,你要努力学习技巧,找到一个好男人,幸福的过一生。

大龄婚恋市场不同于小龄婚恋市场,因为你的目标男性年纪偏大,思想也较为多样化的成熟,要接受现实世界,提高生存能力。

姑娘,我们希望,如果有一天你结婚了,只有一个理由,就是爱情。

关注我,一个只发送干货的十年情感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