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子·三脚猫地花鼓,多是由一旦一丑表演旦角叫妹子,丑角叫三花子,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益阳方言寻根说字:寻根说字三花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益阳方言寻根说字:寻根说字三花子

益阳方言寻根说字:寻根说字三花子

三花子·三脚猫

地花鼓,多是由一旦一丑表演。旦角叫妹子,丑角叫三花子。

“花子”的本义是“叫花子”,也叫“叫化子”,就是乞丐。“叫化”是动词,意为“叫着化缘”,“子”相当于“者”,“的人”的意思。“化缘”本指僧人募化乞食广结善缘,人们借“叫化”来作为乞食行为的雅称。因“花”与“化”音近,而有“叫花子”的俗称。强讨强要的,还叫“强叫化”。

地花鼓如今是过年时的娱乐节目,过去却多是作为乞讨手段的。开始是一个人唱,后来发展到一男一女,女的也由男人扮,新中国之后才不再男扮女角。丑角“三花子”就是“三化子”,应是指“第三种叫化子”。老弱病残背个袋子,拿根棍子,走村串户,靠着人家的门,低声说:“老板屋里打发点咯……”,这是第一种叫化子。第二种是来化缘的和尚。第三种是通过表演节目来乞讨的艺人,叫“三化子”。他们中水平低的送财神、赞土地,水平稍高的唱莲花落、打三棒鼓,水平最高的组合起来打地花鼓。地花鼓的丑角往往是当家人,也是这个行业的代表,才称为“三花子”。 因为“三”有多的意思,“三花子”除了用于称逗得大家笑的人,还用来称面部表情多变的人。如“他是一只三花子,刚刚还在哭,又笑得出来。”且“三花子”都是化浓妆的,如脸上被污染得厉害,也会被嘲笑为“三花子”。另有一词“三副脸”,也指表情多变的人,一般指小孩。有一句俗语:“又哭又笑,黄狗子拱罩”,就是取笑这种小孩的。

“三脚猫”,最早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按,“非熊”即飞熊,姜尚的号,“渭水飞熊”本指姜尚。该词讽刺周文王、诸葛亮、姜子牙等古代名人,说他们都是误被历史选中而成为一时英雄的,如三只腿的猫也被人当成了飞熊。

后来,“三脚猫”一词在俗传过程中,意思变了。在益阳,它有两个意思:一指技艺不精,如说“你就这点三脚猫功夫,还想在我面前吹?!”二指到处乱窜,如“你硬是一个三脚猫,一天到夜不落屋!”

来源:益阳本地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