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先生的画,过去一直不被人看好。外行的看不懂,内行的又都说不上什么。一直到2017年6月19日,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黄宾虹的一幅《黄山汤口》山水作品,从7500万起价,成交价(含税庸)3.45亿元人民币定拍。这幅作品是黄宾虹老先生90岁高龄最后一次登黄山所画,据说,当时黄先生患眼疾处于半盲的状态了。该作品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2017年6月19日是黄宾虹的幸运日。在五十年代中期,黄宾虹的作品在北京无人问津。这说起来黄宾虹应是“北漂”的老前辈,据传,黄宾虹生前对人说过:“我的画你们看不懂,不过,以后会值钱的”。这不,“嘉德拍卖”之后,很多人的口风都变了。不管怎样,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黄宾虹大师的一二三吧。

一 黄宾虹(1865~1955)出生浙江金华,祖籍安徽歙县潭渡村。黄老的山水画,是属于文人画范畴。作品特点——是黑墨团,有人戏称“墨珠”。我们一般人赏欣文人画已很困难,现在出了个黄宾虹,他的画更令人费解。如果不是嘉德拍卖会有人慧眼识珠,那黄老的作品真不知道哪年哪月会光芒四射。

黄老的文人画不是一般人意象中的“文人”闲来无事,臆笔草草的自娱产物。他五岁读书,六岁临画,青年正式拜师学艺哦!拜郑雪湖学山水,得益于陈崇光的花鸟。是正儿八经的入门弟子。有人说,黄老的画艺,是石涛“一画”的践行者和领衔人。我也觉得,此话说的靠谱。黄老祖籍在歙县黄山,其绘画多学黄山新安诸家。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是查士标、孙邈、汪之瑞、江韬。新安画派画家感情充沛,用笔多强调碑刻金石之气,与当时纤弱柔靡的画风形成鲜明对比。60岁后,兼学五代名家,龚贤、高克恭等。有学者研究:“黄老60岁前的画风是画面墨色虚淡;60岁后墨色浓郁。他的画不是告诉你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他画的山的阴阳交割,树之投影,山川温润厚重,土地肥沃,万木葱郁,雨后的滋润,云雾的蒸腾,这些都不是他画的表面所能表达———你得会看”。这段评说,我有点懵圈。何为“会看”

有些玄学的味道。

黄宾虹山水画太极图技法解析(汪忠纯艺谈17黄宾虹与文人画)(1)

二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文人画吧,了解后,多多少少可能增加“会看”

的能力。

(1)文人画的由来 这里借用司马南先生的 口头禅“隔壁王奶奶”,隔壁王奶奶考证:文人画始于唐代(代表人物王维),而盛在元明清时期。文人画也被称之为“士大夫写意画”,是属于古代的一种艺术教育内容。文人画是有区别于“宫廷绘画”与“民间绘画”。

文人画重意——画者不过臆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文人画重简——画者无干的皆可简,甚至简到 “零” “零”是什么?即“白”即“空”。隔壁王奶奶还考证:元朝初建,排斥汉人,将汉人画家归类为乞娼之流。一班士大夫不愿服务于元朝,怀才不遇,有隐居深山,有遁入空门回避社会现实,借“木”抒情,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脱去形似,强调神韵。不考研艺术之功夫,只在所“意”,伸纸戏墨,书卷气十足。决不允许他人当他为画而谋生的职业画匠。隔壁王奶奶还说很多,我们也无法去一一考证。只当是一个说法,不必死磕。

现在很多人都同意“黄宾虹、陈子庄的山水是逸品”。那么,吴冠中先生对“逸品”的解释是:“其含义当指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迁就世俗,一味强调个性,强调自我情感的抒发。”

三 好了,打住,我们是不是已可大致揣摩一下何为文人画,怎样去解决“会看”的问题了吧。我个人以为,黄老的画可以从两方面去看。(1) 画风的独特性:首先黄老是学画会画之学者,画理脉路清晰,表现有独创性,只是手法旷野。黑中有物,层层叠加。欣赏者要定下心来,闭目静思,就可以徜徉在作者的画境之中……。(2) 黄老的为人,他的履历,为他的画作铺垫和支撑起标杆,同行中没有人能企及,大器晚成!30岁年轻时他赞同康有为“公车上书”;42岁参加“黄社”组织,被告密拘捕,后在朋友协助下脱逃;在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在新华艺专、上海美专当教授、成立“金石书画艺观学会”和“白川书画社”。这两方面是不是构成黄老的艺术观的基础呢,是不是可以看到黄老的画中不卑不亢的精髓呢,当然! 四 文人画是时代变迁的产物,没有什么奥妙不可逾越, 绘画的主要理念为表现论和表现性。强调笔墨,意境以及线条。写意画的精髓,即是意境与情感的表达,只不过在表现技法,情景,构图上存在一些差异而已。黄老的山水属于文人画,写意性很强,他并不是去强调和炫目笔墨之玄,而是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辛勤耕耘数十载,让自己的创作不为他人好恶而迎合,不为他人阿谀奉承而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这是黄老艺术观的精髓。向黄宾虹大师致敬。

黄宾虹山水画太极图技法解析(汪忠纯艺谈17黄宾虹与文人画)(2)

《老家》43x43cm汪忠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