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剧名叫做《美人心计》,里面的女主角便是窦漪房,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窦太后。

虽然,电视剧为了适应观众的观感,将内容进行了一部分的调整与改动,但是,在窦太后对小儿子梁王刘武的态度上,可是一点儿都没有修改。她一直都想要大儿子汉景帝刘启立他的弟弟刘武为皇太子,但是,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成行。

汉武大帝刘彻与太后翻脸(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两兄弟离合悲欢)(1)

那么,窦太后为什么一直想要立小儿子为太子呢?

这就要说到窦太后的经历了。窦太后窦漪房最开始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少女,后来,凭借家人子的身份入宫伺候吕后,再后来,吕后想要监视各地郡王,就借奖赏之名赐美人于各个郡王,窦漪房也在此列,她被赐给了当时还是代王的汉文帝刘恒。

其实,当时窦漪房不想去代国的,因为,她的家乡离代国很远。于是,她买通了管理此事的宦官,希望能够换成离家乡更近的赵国。结果,这个宦官收了钱却忘了事,但是,此时的诏令已经下了,窦漪房哭得再凶,也改变不了去代国的命运。

汉武大帝刘彻与太后翻脸(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两兄弟离合悲欢)(2)

到了代国以后,刘恒在同去的四个秀女中唯独宠幸了窦漪房。窦漪房的肚子也很争气,先是诞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后来的馆陶公主刘嫖,后来又生下了两个儿子,也就后来的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在这期间,她只能说是个宠妃,封号窦姬。

而在她之上的代王妃也没闲着,一连为刘恒生了四个儿子,但是,命不好,她和她的儿子们都因为各种原因早逝了。自此之后,刘恒一直没有再立过王妃。后来,刘恒上位,才因为子嗣的原因升了窦姬为后。

窦漪房在宫廷生活了许多年,手中的政治权力并不小,再加上,她的娘家人还是挺给力的,所以,她属于西汉的实权派。其实,窦太后对自己的三个儿女都很是疼爱,但民间一直有种说法,是说:父亲喜欢第一个孩子,母亲喜欢最后一个孩子,窦太后也免不了这种思想。

汉武大帝刘彻与太后翻脸(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两兄弟离合悲欢)(3)

所以,窦漪房对自己的小儿子刘武更为疼爱。

在她看来,女儿是长公主,嫁的人家也要供着她,不会给她脸色看,大儿子是皇帝,这大汉的大好河山都是他的领土,所以,只有小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郡王,不免有些心疼。以至于,她赏赐给刘武的物品不计其数,出行更是和帝王的规格不相上下。

这也就养大了刘武的胃口,想要坐一坐这大汉之主的位置。窦太后也觉得:为什么大儿子坐上了这个江山之主的位置,小儿子却不可以坐一坐呢?再说了,又不是没有先例,殷商之时,就有让幼弟即位的做法,那你刘启为什么这么自私呢?

大汉从立国以来就讲究以孝治国,刘启在这件事上却不听从窦太后的意思,这让她觉得十分的生气。刘启既然能坐稳了皇帝这个位置,那还能不知道母亲窦太后在想什么吗?当然知道,只是他觉得,窦太后在平时更加疼爱弟弟就算了,但在这种事情上是不能凭喜爱任意妄为的。

汉武大帝刘彻与太后翻脸(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两兄弟离合悲欢)(4)

于是,刘启就装聋作哑,不动声色。但是,窦太后又不乐意儿子装聋作哑,就各种暗示。终于有一天,刘恒喝酒喝多了,就说:“行,等我死了之后,就让刘武来管理天下吧。”刘武千恩万谢,心里暗喜,窦太后终于得偿所愿,更是喜不胜收。

但是吧,刘恒喝了酒,这些大臣可没有喝酒,就连窦太后的侄子窦婴都说:“父子的皇位传给儿子,是我们大汉的传统,哪里有不传给儿子传给弟弟的呢?”说了很多次,刘启借坡下驴,一派身不由己的样子,立了刘荣为太子。

窦太后不敢说大儿子,只能把账算在窦婴身上。没过多久,她就把窦婴从皇亲国戚的名单上除名了。

但是,窦太后虽然不能嫉恨大儿子,却也十分生气,看见他都没有什么好脸色。一年以后,原本被立为太子的刘荣,因为母亲栗姬得罪了刘嫖,再加上,对后位觊觎已久的王娡不断从中挑拨,刘嫖和王娡联手把刘荣弄下了太子之位。

汉武大帝刘彻与太后翻脸(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两兄弟离合悲欢)(5)

此时,刘武一听,太子被废了,这次皇帝之位该是我的了吧。于是,就和窦太后一起等着坐收渔翁之利。窦太后再次劝说刘启立刘武为太子,但是,脑子没被门挤的大臣们怎么可能同意,袁盎立马就上疏,说:“这样不得行。”刘启就趁机立了刘彻为太子。

之后,刘武听说是因为这些大臣上疏,使得自己没能上位,于是,就悄悄买凶杀人。刘启听说大臣被害后震怒,于是,下令彻查,竟然发现是刘武干的,好在有刘嫖和窦太后从中转圜,才了解此事。从此,刘启心中再也容不下刘武的存在了。

汉武大帝刘彻与太后翻脸(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两兄弟离合悲欢)(6)

了解了这段历史以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下三个理由,来解释窦太后想立刘武为太子的做法:

首先,就是开头说过的,她对小儿子的偏爱,就是把国事当成家事,公私不分的做法。在她看来,大儿子拥有的东西,为什么小儿子不能得到呢?

其次,窦太后害怕自己过世之后,没有人能护着刘武,害怕皇帝铲除异己,甚至,对刘武在内的郡王下手。

最后,就是窦太后认为要么自己没有提出这件事,要么,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她知道自己已经把刘武推出来了,如果不能成,她死以后,刘武就是出头鸟,不会有好下场的。

汉武大帝刘彻与太后翻脸(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两兄弟离合悲欢)(7)

可惜,窦太后一派慈母之心,在刘启看来却是对自己的压迫,其结果又将刘武养大了胃口,使得两兄弟反目成仇,真是令人唏嘘。

参考资料:

【《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关于西汉梁孝王刘武历史地位的评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