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学开学典礼热闹之际,惊闻南方某高校今日爆出奇闻。开学典礼上所挂横幅,竟然两幅全错。“驰骋乾坤”,写成了驰“聘”。鸿鹄之志写成了鸿“皓”。典礼未半,横幅便被匆匆收走,连校领导都破口大骂“如此办事,大学太没文化”。对此,小编除了对“五笔输入害死人”报以同情外,更对今日大学文化沉沦、斯文不再抱以忧思。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1)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2)

校长不识字,博士乱翻书

先看我们的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段凡曾经被推上风口浪尖,究其原因,乃是博士对一个典故的解释出现了大问题。

段博士曾在接受报纸提问时,对“卧槽泥马”这个“成语典故”进行了解答。他说:“卧槽与跳槽并非完全对立,否则就可能变成一匹‘卧槽泥马’。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即使有相应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胜任,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所以说,卧槽者不应成为‘卧槽泥马’,卧槽也并非‘卧以待毙’。职场人士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而要变被动为主动,视卧槽为蓄势待发、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机会。”

此语一出,网络上眼镜跌碎无数,大牙笑掉一片。

“卧槽泥马”本是网友对国骂谐音恶搞,没想到段博士还当真了!竟以此引申开去,在报上开讲答疑。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反倒糊涂了。”段博士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终至于“博士一开口,上帝就发笑。”

于是,赶紧上网搜“卧槽泥马”,果然找到了罪魁祸首。

撰者不详,其辞曰:“《战国策·楚策四》——伯乐多良马,其有邻亚犁,曾与人言:‘我亦善识马,有一骏马,伯乐不及’。人皆疑,欲观之。亚犁恐,乃以草泥置一卧马于槽中。众人视之笑其蠢,皆曰:‘此何良驹,卧槽泥马尔。’”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3)

观察此段用语呆板,文气拙劣,远非《战国策》之古朴、浑厚,而《战国策·楚策四》一节,根本没有任何与“卧槽泥马”相关的语句。但段博士网上一搜,就直接作为学问了,哇塞,做学问好简单啊。

华东理工大学也是一流大学,想来也不会是平庸的博士,但笑话就这样产生了。偶然的一件小事,一旦发生了就是历史的必然。

纵观这件事,段博士俨然也是在恶搞,他以身作则,告诉我们,博士也就这个水平,博士之博,乃不学无术耳。

由博士乱用典,不由人又想起了台湾三大党领袖来访问时,我们著名校长们的著名表现。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4)

去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邀在清华大学发表激情演讲,在互赠礼品环节,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的是一幅小篆书法,内容是黄遵宪的诗《赠梁任父同年》:

“寸寸河山寸寸金,

瓠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

颔联首字读作“kua”,上声,分离、割裂之意。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后两句表示要像精卫填海一样,担负起救国的大任。

在念这首诗时,清华校长一字一顿,磕磕巴巴,念到 “侉离分裂力谁任”时,就被 “侉”字卡住了,后经人提醒才得以圆场,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场面相当尴尬。

不仅如此,在主持过程中,顾秉林还结结巴巴,几次中断修正,到了最后更是洋相出尽,把向宋楚瑜赠送礼物说成“捐赠”礼物,现场一片嘘声。此情此景,让直播机前的亿万电视观众也感到震惊和失望。

然而,清华的表演还没有结束。当晚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教授,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宋楚瑜大陆行》节目中侃侃而谈,大出风头,让我们大吃一惊。当介绍到《寸寸河山寸寸金》书法礼品的时候,他胸有成竹地说:“这是某某人所书写的‘小隶’。”

哇塞,一种新的书体诞生了,中国从来只有小篆,何曾有过小隶?紧接着,刘教授又即兴朗诵了《寸寸河山》全诗,遗憾的是刘教授没有看过直播,当读到“瓠离分裂”的时候,他再次壮烈牺牲,把它们读成:“瓜离分裂。”

似乎是挑动我们脆弱的神经,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又来了。这次被打脸的是厦门大学。

有感于被授予厦门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兴高采烈的连战发表即席演讲。演讲过后,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请连战先生题字,连战挥笔题写了“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

结果朱崇实校长当场念了白字。把“黉宫立东南”错念成了“皇宫立东南”,台下还一片掌声,赞叹声。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5)

“黉门”是学校的古称,“黉”古音与“宏”同音,普通话读音与“红”同音。古有“身入黉门,天子门生”的说法。堂堂大学校长竟然对教育领域的古称一无所知,实在是令人汗颜,惭愧,羞耻,无语。

而且比思想上荒废汉字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指导的西化!

2006年7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学术会议按惯例使用英语,汉语将沦为科学看客》的文章。说的是在中国召开国际会议,工作语言一律用英语,汉语靠边站,让好多参加会议的中国人听不懂,没有到达学术交流的目的。文章举例说,两年前,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从印发的论文到演讲全是英语,部分海外华裔学者提出采用中英文双语,竟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拒绝。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6)

那次会上,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坚持用汉语作报告,倒成了一个百分百的华人。而那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到个个是“假洋鬼子”。文章感慨道:一个使用中国纳税人的钱财并在中国召开的会议,却要一律用英语进行交流,甚至,中国听众连翻译服务都无法享有,岂非咄咄怪事?

看罢,我气得差点吐了血!如果我是个不懂洋文的人,有人会认为我在“愤英”呢。我大学学了英语、法语,自学过世界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日语,我的感觉是,世界上再没有比汉语更科学、有严谨、更高效的语言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在全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热切关注并出现了世界汉语热的今天,把汉语当作母语的人却在丑化汉语、排挤汉语,这难道不是忘祖么?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7)

钱穆:我们最大毛病在不爱自己的文化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说:我们国家在近几十年来遭受到种种困厄灾祸,其最大原因,正为国人失却自信,不自尊重,把自己文化传统看得太轻了,甚至对自己文化产生一种轻蔑而排斥的心理,这是一切原因中之最大主要的原因。

是啊!环顾我们周边,某幼儿园的招生广告:“选择我们就是选择美国9000万孩子享受的教育。”某中学校运会,60多个班的学生着班服出场,所有班服的胸前背后印的都是英文口号。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8)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各种洋地名泛滥,出门如同出国:香榭丽舍、挪威森林、金色维也纳、阿拉丁花园、泰晤士小镇……扎堆出现、层出不穷。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9)

不过还好,没有厚着脸皮叫自己做华盛顿花园,洛杉矶水岸,莫斯科大花园,纽约山庄,柏林豪园的,总还是有点羞耻感的。

结语:

要灭其国,先灭其史;要灭其史,先灭其文字。这一原则一直是西方在近几百年殖民过程中对其它民族奴役时所采取的手段。

大学校长念错字(不识字的大学校长)(10)

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忘了汉字,主动废了汉字,也就彻底读不了我们自己的历史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将忘记我们的历史,我们文化的根就断了,我们将不再知道我们的祖宗是谁、自己是谁,我们将不知如何在世界上定位中国人自己······中华民族将由此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精神的民族。想想这样的结果会多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