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长春

盒马鲜生系列(四不像的盒马鲜生)(1)

自从转型新零售,永辉在门店扩张的道路上几乎是一路狂奔。

2015年11月18日,永辉生活首家门店开业。到2017年9月27日,门店数量已达100家,同年年底增至200家。而对标盒马鲜生的永辉“超级物种”则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推出。2017年年底,超级物种已增至27家。

但是,新零售业务大规模扩张也被认为是拖了业绩的“后腿”。2018年,永辉超市净利润出现七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并有扩大之势。永辉超市约定以3.94亿元的价格转让永辉云创(超级物种母体)20%股权。这20%股权也将使得永辉云创被剥离出永辉超市报表。

新零售首先就是高亏损开店!即使现在亏损,持续经营,有美好的未来可期待也好。可是,不少行业中人称:

这些,都并不是零售的本质。

本身号称“四不像”的盒马鲜生,以及未来的新零售,都要违背零售本质而存在吗?

现在不管如何,永辉超级物种被剥离了,这都是仿效盒马鲜生暂时还不成功,投资收不回来,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零售的本质不是人货场

是的,与零售行业精英们交流,在经过他们的深入分析看来,零售的本质根本就不是人货场,人货场,只是零售店的基本元素而已。

零售的本质是:用服务来传递商品价值。

而现在的新零售,认为人变了(到底怎么变的,并没有精准有效的分析研究与判断),所以在改造货源,在建自己的供应链,在打造自己的制造型零售商定位,在做不同于阿里有大量流量的情况下跟随阿里做场景变革,不是在借用技术实现服务提升而是仅仅在建立技术层面的商业模式,在线上线下无逻辑无章法地融合……

还有一些从各方面实操得到的新零售理解:

有的从业者认为,线上的收入大于线下的收入,就是新零售了。有的从业者认为,有了自己的供应链,那就是新零售了。有的从业者认为,我新开了店了,有了自己的APP下单,就是新零售了。其实,这些理解都没涉及零售服务的本质。有的只是符合概念的表象,有的是促进周边服务提升的一些要素,但并不是最核心的服务需求;有的就更是自我理解了。

至于阿里提到的新零售概念,其实,都不用多解释,或许盒马就不是这样做的,或者还没实现吧。

原阿里的卫哲提到过:多快好省。都难以全部实现。这提的是新零售的一些能实现的结果。但这只是对新零售的要求,并不是新零售的本质。因为新零售真正要做好,是在这些方面,要实现传递商品的价值。

那么,零售服务在消费者面前能实现出来的价值是什么呢?那就是不仅要传递商品的功能,而且要尽可能传递商品所蕴含的情感、文化、社会价值等!

盒马新零售在传递什么

盒马新零售在传递什么呢?一种能吃饭的超市的新奇?一种能买到平价海鲜的噱头?

一种方圆三公里能送货的便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

这当中有传递价值的部分,但更多的是非重要的价值传递。

一个超市买东西,有什么个性与酷感的?不去超市购买也能实现消费的,才酷。所以,外卖才这么火。

这里各种嘈杂,不太可能是情感交互的好去处,最多也就是一个小憩的场所。

也难以体现什么好的文化,刚开的新店,能有什么底蕴,能让大家得到文化的熏陶?

通过亲身体验,笔者认在盒马吃饭口感与过程并不美好。永辉超级物种被剥离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重餐饮”和“重到家”这两种战略的分歧。

盒马的产品并不丰富,笔者去过几次,感觉每次想买的东西都不能一次买完,一些高价可能品质也不错的产品,并不耳熟能详,购买的信任感也欠……去过几次,也就不去了。不在周边住的,就更想不起了!

个人观点,盒马明显有产品购买信任度、产品丰富度方面的缺陷。总之,盒马这种新零售模式的核心,就是用自己的流量,进行变现而已。并且特别是针对盒马这种阿里系企业而言。如果盒马是非阿里系的新零售企业,感觉都不是一个终极或让人趋之若鹜的零售场所!

超级物种对标的盒马鲜生的未来走向

盒马想的是继续从线上获取数据,线上流量业务要占七成。盒马想的是做制造型零售商。要让供应商祼价供应产品。

盒马想的是将来一半的自有品牌。自己通过知名品牌的带货能力,获取更多的利益。

盒马想的是阿里继续有资金投入。阿里的新零售,只能靠盒马来承载,所以,一定得成功,这样,投入也就是还会有源头活水。

盒马想的是其菜鸟物流的加持。

……

所以,永辉超级物种要对标盒马,估计也得有这么多背后的支持来提供底气!

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其他一些企业,要做新零售,如何能对标盒马?如何能在将来走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来?

据说,苏宁也通过相类似的方式,将其新零售业务之一苏宁小店的经营主体拆出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这是否也是因为对新零售业务有一些新的甚至是留后路的想法呢?

盒马鲜生系列(四不像的盒马鲜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