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鲁中晨报淄博8月20日讯 “妈妈,妈妈,我考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了!”8月18日一早,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院格格手里拿着大学入取通知书,一边喊着,一边开心地笑着,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的“阳光妈妈”们,成为儿童院走出的第5个大学生。

近年来,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先后走出了5名大学生。第一名大学生张新毕业后,在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下,开办了一间盲人按摩中心,并不断用自己的力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荣获2019年度“山东好人”称号。大学生杨永生毕业后选择了参军,并获得“优秀义务兵”荣誉称号。大学生张福,跑步成绩优秀,曾在省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奖,现在已经参加工作步入社会。大学生于福君,现在已经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就业。

淄博市社会福利院高度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工作,针对院内儿童的特殊性,始终坚持根据儿童身体状况因材施教和着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力求在教育课程设计和特殊教育方式上寻求突破。在对全院儿童进行全面评估后,市社会福利院会根据儿童身体状况和年龄阶段组建小班级,并为每个小班级制定不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除必备的基础知识内容外,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题方面、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社工辅导等内容,帮助孩子们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交往常识,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他们与社会“接触”的目的。

社会福利院淄博(淄博市社会福利院走出第5名大学生)(1)

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

对于自闭症和唐氏综合征儿童,儿童院开设了特殊教育课程和各项个训课程。对于幼龄阶段儿童,开设了幼儿园素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游戏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等特色课程。对于大龄孤残儿童,开设了十字绣、沙画、陶艺、串珠等手工课程,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帮助他们足不出户实现自身价值,进一步促进了心理健康。对于学龄期青少年和儿童,积极与社会办学校沟通联系,让孩子们走进校园、走进社会,2019年有4名学龄期儿童走进校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儿童入学前针对性地开设了学前课程和学前心理疏导等教学内容。儿童入学后,每天安排专人进行专项课业辅导。假期则组织青少年“走出去”,参加主题夏令营及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及活动,帮助儿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经过“阳光妈妈”和孩子们共同的不懈努力,淄博市社会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了走出去5名大学生外,大龄孤残儿童信新和王胜男在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了男子F37级标枪金牌、女子S5级仰泳铜牌等的好成绩。下一步,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将继续践行“给孩子家、健康和希望”的服务理念,全面落实孤残儿童生活、教育、医疗、康复、就业等配套保障政策,积极探索扩宽孤残儿童发展途径,全方位提升他们的学习、生活能力,为他们回归家庭、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通讯员 张琰惠 孙桂蕾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