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康复诊断(呼唤干预可以促进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1)

昏迷病人康复诊断(呼唤干预可以促进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2)

作者简介:张俊海,赵全军,解放军第306医院神经外科。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长时间持续昏迷,将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变异和适应过程,导致呼吸系统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可至多器官功能障碍,使致残率致死率增加,而随着昏迷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预后将越来越差,因此早期促醒治疗极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应用呼唤护理干预,通过音乐、语言等刺激疗法,发现早期呼唤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昏迷患者的连续脑电图,提示呼唤护理干预对昏迷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研究认为,耳蜗毛细胞通过声音刺激会产生微音器电位,再通过触发蜗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刺激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神经冲动,刺激神经元,引起主观上的听觉,促进神经系统恢复,提早清醒时间,在脑电图上可体现为出现觉醒状态的脑电波,如α波增多,慢波减少等。呼唤作为一种神经刺激促醒疗法,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研究提示其可调整神经元兴奋性,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细胞的供血、供氧,改善大脑皮质抑制状态,刺激神经网络及功能的重组,调动其的潜在能力,达到重塑神经系统的作用,提升患者的苏醒速度,改善预后;且无数次的重复的亲人呼唤就像是人工给患者提供一种输入信息,激活患者本身的反射机制,留下确切的持久的记忆痕迹,对唤醒本体反应有极大的益处。音乐作为常见声音刺激的一种,其明显的个人喜好更有益于患者意识恢复,只要患者传导通路和听觉器官无严重损害,就能使其产生听觉和应答。其还具有改善脑干网状结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刺激非病变区脑细胞产生代偿反应,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灌注,有利于意识恢复,研究认为熟悉音乐更能刺激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苏醒益处远远大于陌生音乐,故此我们播放的音乐均选择患者熟悉的音乐。本研究通过多种声音刺激,把昏迷患者当做清醒患者对待,应用多种亲情式护理方式,达到重建神经功能网络,促进患者尽早苏醒的目的。

呼唤干预对改善昏迷患者的脑电图波基本节律的频率、振幅、调幅、减少慢波有效,对促进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建议有条件的话,对脑损伤昏迷患者应用连续脑电图监测脑电的变化,以及时发现异常的发作波并给与及时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