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怎么样的好(黄花菜是怎么凉)(1)微信公众号: shanseguidu 授权转载见文尾。

黄花菜属于百合科多年草本植物,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母亲花等,因食用主要是淡黄色的花被部分,故名“黄花菜”。

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忘忧草”,周华健有一首遮风避雨的民谣——《忘忧草》,唱道“让软弱的我们懂得残忍 ,狠狠面对人生每次寒冷”,就是借它来咏叹人生风雨变幻的境遇。

黄花菜怎么样的好(黄花菜是怎么凉)(2)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我国湖南祁东、甘肃庆阳和四川渠县等地都是有名的黄花菜产地,山西大同更盛产一种七芯黄花菜。

相对于黄花菜,有一句关于黄花菜的俗语“黄花菜都凉了”流传更广,或许很多人就是因为这句话才知道黄花菜。

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很久以前,在我国的主要黄花菜产区,老百姓摆宴席时出的最后一道压轴菜当然是引以为傲的黄花菜,如果你赶酒席在最后这道黄花菜凉了才来,有人或许会介意,但为了不伤及乡邻、客人的面子,就说”等到黄花菜都凉了”。

后来就用“黄花菜都凉了”来指等的时间较久、较长,太晚的意思,算是对迟到者一种委婉、不伤人面子的批评,当然也不乏调侃之意。

黄花菜怎么样的好(黄花菜是怎么凉)(3)

但是为什么黄花菜最后上呢?据说黄花菜最常用的吃法是用木耳和它在一起做汤菜,而在酒席上,汤菜一般上得比较晚,更妙的是黄花菜做汤有很明显的醒酒功效,饭足酒酣之后用它压轴最合适。最晚上的“黄花汤菜”都凉了,仁兄您你才来,你说晚不晚?

当然,有人也从黄花菜的采摘、加工、食用流程来理解这句俗语。首先,黄花菜的最佳采摘时间应是花蕾发育丰满,同时又含苞未放之时,这时候采摘下来的口味、品相、等级和产量最优,否则就是“迟了、凉了”.

其次鲜黄花菜里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素)”的物质,具备一定的毒性,会对胃肠会造成极大的不适。在食用前必须先蒸煮,然后用冷水泡或自然冷却到“黄花菜都凉了”,方可食用。

黄花菜怎么样的好(黄花菜是怎么凉)(4)

至于有种说法“黄花菜都凉了”其实原句是“黄瓜菜都凉了”,不知其所以然,似乎有些无厘头!其实,还有一种更有文化氛围的说法。

在古代“黄花”专指菊花。如王安石所作的咏菊诗:“昨夜西风过院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李清照的《声声慢》词:“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还有她的《醉花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可见“黄花”指菊花由来已久,古代有重阳节赏菊的习俗。苏轼有一首赏菊名作《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其中有“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之句。

其中“明日”是指重阳节的次日,“明日黄花蝶也愁”,是说如果错过了重阳节当日赏菊的最佳时机,待节后再来,花已凋谢,蜂蝶也无兴趣了,以此比喻时过境迁。

黄花菜怎么样的好(黄花菜是怎么凉)(5)

当然,这是文学作品夸张的说法,一天之差,花不至于残败到这种程度。“明日黄花蝶也愁”这句话可以最简洁、最通俗的理解就是——“ 晚了”!这和“黄花菜都凉了”是一样的意思。

既然菊花、黄花菜都是黄色,文人墨客又常常把“菊花”称“黄花”,老百姓对苏东坡这句雅致的诗,不管三黄花菜怎么样的好(黄花菜是怎么凉)(6)七二十一囫囵吞枣,于是以讹传讹,把“黄花”说成了“黄花菜”,“明日黄花蝶也愁”俗解成“黄花菜都凉了”也就不奇怪了!(您有任何看法都可以在文后留言与作者和其他读者讨论、分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