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东北吉林乡下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东北家乡话厉害怎么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东北家乡话厉害怎么说(我家乡的东北话与方言)

东北家乡话厉害怎么说

我的家乡是东北吉林乡下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里有着浓厚的关东山满族特色。你看那低矮的茅草房、干打垒的土墙、锥形带个长脖颈的土烟筒,以及南北大炕、万字炕,老太太叼着个长长的大烟袋,小媳妇勉着那厚厚的棉裤腰,还有那屋檐下吊着的红红的干辣椒串、干豆角串、剥开并倒着吊挂的玉米穗儿,家家门口戳着像南方竹楼似的苞米楼子,更有那脱口而出嘎巴溜丢脆的东北大白话,其中满满的关东满族味地方方言,不信你来听一听、看一看是不是这个味道。

早晨叫做早起(读亲),中午叫做晌乎、晌乎头儿,晚上叫做下晚儿、下晚儿黑,厕所叫做茅楼子,妨碍叫做挡害,手不听使唤、下不了手叫做麻爪儿,还有许多诸如:

捯饬捯饬—摆弄摆弄、打扮打扮

捋吧捋吧—顺着条状物的方向慢慢理顺。

抹搜儿—读“妈搜”,向一个方向反复轻抚。

垫吧垫吧—临时吃点食物将就一下。

缕缕行行——行读平声,指成群结队连续不断。

贼邪乎—非常厉害、离奇的厉害

解嘎巴儿—解决问题很干脆很过瘾

撒摸撒摸—指不公开地观察搜索

熊色儿—(色读塞三声)形容极度狼狈不堪的样子。

鸡头白脸—形容着急恼怒发火的态度。

纳闷儿—疑惑、摸不透。

里格楞儿—耍小聪明玩花招玩心眼

家吧事儿—指干活的工具

牢棒儿—形容结实、牢固。

蹽杆子—逃跑、跑路。

尥蹶子—指驴、马等牲口发怒时用后腿向后踢踹的动作。

干碗儿了—形容露底了、用尽了

好嚼裹儿—好吃的东西。

瘪犊子—形容没有骨气的孩子。

咬头儿—形容吃起来特别有味道

齐活儿—形容一件事彻底完成了

喧腾儿—形容特别柔软、有弹性

大荒儿—约略儿、大概。

罗乱—乱读烂,形容麻烦、后果严重,乱七八糟的事情。

攉拢—搅拌东西、插手事件。

呆呵呵儿—傻了一样、呆笨的样子

贴铺陈—形容办事稳妥可靠

稀罕—形容喜欢的不得了。

胡咧咧—形容信口胡言胡说八道

老鼻子了—指数量大、很多很多

这旮瘩儿、那旮瘩儿—这里、那里

恒是的—可能是、估计是的意思

不赖呆—形容有本事、有两下子

硌应—形容烦人、讨人厌。

还有很多东北方言,一时想不起来。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本地话,不是方言而是成语,说出来令人莞尔、忍俊不禁,虽然没有典故, 却也是土生土长,不信你看:

五脊六兽、得了吧搜、吵吵八火、嘻里马哈、眼泪吧嚓、叽里咕噜、吭哧瘪肚、咕咕秋秋、栽栽愣愣、武武扎扎、抠抠搜搜、秃噜反仗、急头掰脸、踢里趟啷、牛逼烘烘、瞎么糊眼、老天巴地、破衣喽嗖、暴土杨灰、埋了咕汰、杨了二正、傻了巴叽、嘶嘶哈哈、吊儿郎当、毛愣三光、嘎不溜脆、七吃咔嚓、疙不溜秋、急了拐弯、费劲扒拉、披哩扑隆、鼻涕拉瞎、膈应巴拉、磨磨唧唧、唧唧歪歪、直吧愣登、支楞八翘。(本小段援引自网络,在此说明)

东北话具有着大部分现代普通话的基础,许多又有点儿浓郁关东山特色的“儿”字音,读出来有着一种很夸张的味道,却又琅琅上口、耐人寻味。它特别适合表达物体的形状、颜色,以及人在各种场合下的精神与情绪的刻写和描述,可以说惟妙惟肖,生动活泼,简直是一说就懂、一听就乐。让人记忆深刻、传承久远。

我的家乡,我的吉林,虽然它几乎默默无闻,可这片黑土地所养育的千千万万东北人,不管走到哪里,那饱含浓厚乡土味儿的东北话与东北方言所具有的特别的文化与内涵早已隽刻在脑子里,并融化在血液中。当然,它更是咱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源远而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