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当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人最好学。他不把怒气发到不相干的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再犯第二次。但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没听过好学的人了。”


【注释】

(1)颜渊死时年仅四十一岁,一说三十一岁,故孔子谓之“短命”。

(2)《讲要》:“颜子好学,是指学道而言。唯有好学,始能希圣希贤。”

【解读】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可惜在孔子七十一岁时就死了,孔子当然很伤心。这里提到颜回“好学”,诚如李炳南所说,不是指学习现在所谓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主要是指“学道”而言,或者说指的是人的实践行为和道德修养。“不迁怒,不贰过”,就是颜回好学的结果或者证明。

在《周易》中,孔门弟子只有颜回的名字出现过一次,是在《系辞下》中。孔子在那里说:“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衹悔,元吉。’”颜氏之子即颜回。殆,将也。庶几,接近之义。此句紧接上句“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而来,意思是说:“颜回这个人,大概接近于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了罢。有了过失未尝不自知,知道了就没有不改正的。”这个意思,和《论语》此章的“不贰过”非常接近。“不远复,无衹悔,元吉”,出自复卦初九。衹,音zhī,大也。意思是说,此初九爻离开不远而复归,无大后悔之事,故得大吉。刘沅曾解释说:“阳动于初,复之最先者也。一念稍非,即为身累,念甫动即复于善,修身莫吉于此。”(《周易恒解》)孔子用颜回的德行来阐释此爻,非常精妙。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论语不迁怒不贰过下一句(特稿论语易解)(1)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