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人偏爱大鱼大肉,虽然味蕾得到了满足,但这么吃,血管真受得了吗?

近日,一名67岁的大叔因为双腿无力、头晕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医,医生从他的右侧颈动脉里剥出一块长约4厘米长的黄色油脂!

而这位大叔就是一位“无肉不欢”的人!

颈动脉斑块最怕一种蔬菜(六旬大叔颈动脉)(1)

△来源:新浪微博

吃肉太多为何会损害健康?

肉类食物原本是人体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鱼、禽、蛋类和畜肉也在我们的日常膳食中占有重要地位,适量吃肉对人体大有裨益,比如能提高免疫力、维持正常的激素分泌、预防缺铁性贫血……

但吃太多肉却会增加疾病风险。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此前曾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吃肉太多和25种常见疾病相关。

这主要与以下3个原因有关:

01高热量

过量吃肉易导致热量和脂肪摄入过多,使得体内胆固醇增加,加大肥胖、高血脂、脂肪肝、胰腺炎、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02高嘌呤

部分肉的嘌呤含量高,比如:鸡胸肉、牛羊肉、肝、小肠、脑花等,大量食用易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肾结石的发生风险。

03有致癌风险

红肉还被列为2A级致癌物,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胃癌、肠癌等。

肉类,怎么吃才健康?

大量研究证实,鱼、畜肉、禽和鸡蛋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适量摄入有助于增进健康。

但若想健康地吃肉,大家一定要记住两个要素:1.种类;2.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可适量摄入鱼、禽、蛋类和瘦肉共计120~200克。其中,建议每日畜禽肉的摄入量为40~75克,常见的水产品摄入量为40~75克,推荐每天1个鸡蛋(约50克),不必丢弃蛋黄。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蛋类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不要超量。

此外,选择肉类食物时,应多选白肉,少选红肉,少吃皮和内脏。

应将肉食分散在每天各餐中,避免集中食用,最好每餐有肉,每天有蛋。

烹调时,则更建议采用蒸、煮、炖、炒、焖等温度较低的烹饪方式,同时要少吃加工肉类。

当然,如果您认为上述的数字比较难把握,也可以适当参考一下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的吃肉经验——

①每天单吃一类肉时,没有腿的吃8口,两条腿的吃6口,四条腿的最多吃3口(每口肉约10克)。

②三类肉全吃时,鱼虾吃5口,鸡鸭吃3口,猪羊吃1口(每口肉约10克)。

③不吃肉时,就多补充豆制品,因为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肉类补充蛋白质。

只会吃肉还不够

要想避免“病从口入”,除了吃肉要控量,进食下面这些食材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01谷类

超重肥胖者应限制主食摄入量,控制总能量,应多吃粗粮,如燕麦、玉米、小米等,每周至少1~2次。

02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果蔬摄入量大于500克/天,保证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多吃深色蔬菜(如深绿色、橘红色、紫红色菜),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不能以果汁代替。

03奶类

液体奶200~300克/天,尤其首选低脂和脱脂奶制品。

04大豆及坚果类

每天吃大豆25克左右,或者豆制品(如南豆腐125克,北豆腐75克,豆腐丝55克)。坚果类适量,每周吃50~70克。

05盐

少于5克/天,注意烹任时少放盐、后放盐,少吃腌制食品以及黄酱、腐乳等。

06食用油

建议每天不超过25克,多选用茶油、橄榄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豆油、亚麻籽油等。

07茶

每个月喝茶50克以上,但要注意避免饮用浓茶。

来源:养生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