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之间,网络间的文艺调调儿又开始习惯怀旧了。
用整个晚上的时间来听张艾嘉的那首《童年》,感觉依然亲切:这歌关乎每个人成长,每一个音符里,都是满满的纯真的记忆。追随罗大佑在《光阴的故事》里的脚步,无论是已经长大的我们、正在经历挣扎的我们,或是有些迷茫的我们,安静下来重新审视生活,只因有它,你的脑海里,肯定是挥舞不去满怀美丽萦绕的,肯定是再遇的初心和岁月的美好。
尽管如此,我还是开始纳闷了,网上看罗大佑的演唱会,一时间咋还那么多人?这位头发花白,身穿简单T恤长裤,时而坐在钢琴前,时而怀抱吉他弹唱,在你面前依旧活力满满的罗大佑,毕竟已是将近七十已近古稀之年的温情老人了。
无可否认,数字时代网络视听的语境已彻底改变了,特别是在当电视台、视频网站对用户心智和习惯完成重塑之后,而音乐综艺则在资本加持下,逐渐向着“强互动、强娱乐”的形态进化,最终成就“辉煌无比”的流量时代,还会有多少人,能读懂这位“音乐教父”的每一声嘶吼呢?
与台湾另一位金牌词人李宗盛相比,在我的印象之中,罗大佑最大的不同就是文人特质中的那种“特立独行”,也正应了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28》里的那句:“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从特殊年代背景下的《鹿港小镇》,“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到28岁时创作的《之乎者也》,再到后来的《爱人同志》,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本人早年的青春叛逆,难能可贵的诗意批判和深刻自醒。
喜欢罗大佑,也超级爱听关于他的那些经典,就比如《恋曲1990》、《滚滚红尘》、《穿过你黑发的我的手》、《追梦人》、《你的样子》、《东方之珠》,《爱的箴言》、《沧海一声笑》……这些歌旋律回环往复,总是让人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这些歌激荡人心,总让你在不经意间幡然回味叩问心灵。
论及唱功,罗大佑算不上会唱歌的人。可在顶礼膜拜大师之余,你却又觉得他才是真正的“灵魂的歌者”。听他的歌,总能让音乐的魔力如太极般幻化万千,而他恰似金庸笔下有着上乘功力的世外侠客,总能随意出招,见招拆招,毫发无损决胜于千里之外。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 它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光阴的故事》)正是如此,青葱年华里的罗大佑告别短暂的初恋,才遇上了同样深爱音乐的张艾嘉;“想是人世间的错或前世流传的因果/终生的所有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滚滚红尘》)正是如此,后来,才有了与李烈分分合合十二年的恋情,并最终在2010年,与小13岁圈外女友Elaine收获了美满婚姻。也正是如此,在音乐的创作理念上,罗大佑也曾这样告诫过世人,“歌曲必须为固执已久的人性解围。它可能使我们在笑过、哭过之后,面对清风朗月,能继续寻找自己的解药。”
有人喜欢尊称他是“音乐教父”,也有人嬉笑有了孩子的罗大佑成了活脱脱的“女儿奴”,但我更欣赏这温情的一幕,也喜欢看反复听他写《家》的三首歌:第一次写给爱情,第二次写给家庭,第三次写给青春!
反复去听,甚是怀念,心情瞬间释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