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会跟我们讲过很多事情。有件事情,在青春期,估计不少人都听妈妈讲过,就是脸上的痘痘在长大之后,或者说到了上班的年纪,就会自然消失!对于这个神奇的预判,妈妈给的答案多数是“大家都这样”。

很严重的痘痘脸可以自然好吗(你妈有没有跟你讲过)(1)

待我们成长之后,有人发现,妈妈讲的对,痘痘真消失了;也有人发现,妈妈骗人,油脸加重、痘痘变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 你妈说的没错!

痤疮,初发于青春期,所以又称青春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且病情相对严重,与内分泌、皮脂和微生物感染有关。有研究发现,青春痘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5%。因其常遗留瘢痕和色素沉着, 严重影响美观,对青少年有很大打击的心理,易形成自卑、敏感的性格。

很严重的痘痘脸可以自然好吗(你妈有没有跟你讲过)(2)

有自愈几率但要重视影响

青春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趋于稳定。一般情况下,会在25岁以后不再出现青春痘,或原有的青春痘会自愈。这也是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都认为,青春痘到了一定年纪,具体就是到了上班年纪,痘痘就会自然消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家长因此对孩子的青春痘有所忽视,任何既然会自愈,就可以放任自流。的确,并不是所有的青春痘都需要接受治疗,像一些轻微的粉刺、少量的丘疹,平时注意科学的皮肤清洁、改变不良习惯、作息正常即可。

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对于发病较早、有家族史、与内分泌因素有关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当痤疮病情严重时,或是因勿信偏方秘方,或使用错误的方法和药物是,痘痘预后易留下瘢痕。

很严重的痘痘脸可以自然好吗(你妈有没有跟你讲过)(3)

青春痘的心理危害大

青春痘的心理危害易忽视

最令人担心的是,青春痘对孩子心理的影响,轻则敏感、焦虑、失眠,重则可能引发抑郁。而且这些负面情绪,反过来会加重痤疮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尤其是在初高中时期,会被周围的人有意或无意的调侃、歧视、疏离,多数孩子又不会跟父母倾诉,这时期造成的心理压力和阴影,不是危言耸听,对孩子的整个人生都有影响!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因青春痘就诊的群体,不少人敏感而自卑,缺乏自信,自诉青春痘对他们的性格影响很大。

因此,家长朋友对于孩子的青春痘问题时,一定要主动关注,密切观察,如孩子(有青春痘)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上的异常,要做好心理疏导,必要时请就医;另外,痤疮具有遗传性,而遗传性的痤疮病情一般较重,年轻父母的孩子虽然还未长大,但要及早引起重视,不要让自己遭遇的痛苦,再传给下一代!

在很大程度上 你妈说的有偏差!

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青春痘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

很严重的痘痘脸可以自然好吗(你妈有没有跟你讲过)(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存在以及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使得患青春痘的患者群体不仅更加庞大,且向两个年龄段发展,一是青春期更早期,二是青中年阶段。尤其是青中年阶段,与妈妈以前说的情况截然相反,不仅没有消失,反而病情更为顽固,治疗难度也大。

青春期后痤疮 女性是高发人群

今天,我们重点讲下青中年阶段痤疮,称为青春期后痤疮,临床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青春期就有痤疮,一直持续到25岁以后,即持久性痤疮;一类是25岁以后才出现痤疮,即迟发性痤疮。女性朋友是青春期后痤疮的高发群体,表现多为轻中度痤疮。

很严重的痘痘脸可以自然好吗(你妈有没有跟你讲过)(5)

调查发现,油性皮肤、喜欢油腻食物、工作压力大、伴发溢脂性皮炎的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症状都比较严重,25岁-29岁是高发阶段,主要原因是该年龄阶段皮脂分泌旺盛、雄激素水平高。女性朋友(职业女性),长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是多发人群,尤其是不善于处理心理压力的人,还会加重症状

因此,这类女性朋友,在治疗方面,除了常规治疗,还需要放松压力,但整体效果不佳。因此,如有此类痤疮,一般更建议女性去医院就医。临床医生除进行对症治疗外,还会给与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让精神压力得以缓解,必要时还可使用一些药物,尽快改善心理状态,帮助痤疮病情缓解。

总结

事实上,不管是青春痘,还是青春期后痤疮,不管是青少年,还是青中年,痤疮对于群体的学习、生活、工作、交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科学对待。

尤其对于青少年和女性群体来说,青少年因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外界因素对于性格的塑造有很大影响,家长朋友一定要重视;而女性朋友因为心理更为细腻敏感,在对待痤疮时,要注意做好心理释压,必要时可求助专业医生。

参考资料

[1]兰晓玲. 痤疮患者心理量化分析及护理[C]// 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 2009.

[2]王聪敏, 李海涛, 张华, et al. 护理干预对改善痤疮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4):245-247.

[3]李亚娟, 郭庆, 曾凡钦. 青春期后痤疮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 5(2).

[4]王爱民. 98例青春期后痤疮临床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1, 30(6):366-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