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133期)

在《雍正王朝》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莫过于老八胤禩搞得八王议政逼宫大戏了。当然,我们前面也分析过,这一切都是雍正帝设好的套,但我们今天不讲帝王套路,单独把视角放到其中一个大臣身上,选定的这个人就是对逼宫大戏毫不知情的张廷玉。

面对来势汹汹的八王议政逼宫,为什么张廷玉敢站出来反对呢?他真的不怕死吗?

本期杨角风谈雍正王朝:雍正王朝面对老八逼宫,张廷玉有三大妙计,最后一招都没来得及使。

雍正王朝收拾老八(雍正王朝面对老八逼宫)(1)

一、八王议政逼宫:

雍正帝即位之后,一心推行新政,也导致了朝中大臣们的不满。随着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等新政执行初见成效,整顿旗务的事情也摆到了台面上。

而老八胤禩也趁此机会,联合雍正帝的第三子弘时,还有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关外的四个铁帽子王爷,一同发动了浩浩荡荡的逼宫大戏。

在设计共管了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之后,又联合隆科多换掉了御林军(剧中这种说法可能有误,清朝那时候已经没有御林军了)。

雍正帝在讲完了新政的好处之后,对整顿旗务一事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并对大家说了一句:

“言者无罪!”

雍正帝因为这一句话,也给自己埋下了一颗雷,因为麻烦事马上就来了……

东信王永信第一个站出来对雍正帝的新政,提出了质疑:

“皇上刚才说新政如何如何好,可臣等在奉天听到的却不是这样。”

雍正帝听到这句话,脸上的笑容立马僵住了,众臣们也开始议论纷纷,随后老八胤禩说了句肃静:

“刚才皇上说了,今日朝会言者无罪!”

他们之间的斗争正式拉开……

雍正王朝收拾老八(雍正王朝面对老八逼宫)(2)

二、发羊角风:

显然一开始雍正帝就处于下风,他不止一次紧紧地攥住手帕,生怕自己失态。

而在场的众大臣们眼看老八胤禩一伙来势汹汹,一个个都沉默不语,静观事态的发展,而第一个忍不住站出来的是新科状元王文昭。

其实雍正帝对他并不抱什么希望,以为他也是反对雍正帝的新政的,尤其是对待勤勤恳恳推行新政的田文镜。

结果王文昭先说了自己虽然对新政也有看法,但是今天不讲这个,今天要痛斥的是旗主王爷目无君王,顶撞皇帝。

他之所以要站出来,也是因为雍正帝是他的恩师,是雍正帝当年科举的时候亲自给他掌灯,并给他点名的状元。他如果不站出来,雍正帝倒台,他也没有任何好处,而雍正帝如果不倒台,他的官基本也做到头了。而如果他站出来了,那么日后也是功劳一件,作为全天下最聪明的人(状元),他是务必得站出来的。

只是站出来就是风险,果然,刚把“请东信王即刻向皇帝谢罪”的话说出来,老九胤禟就蹦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骂。

骂得很难听:

“你算什么东西啊你,充其量不过是我们满人的一条狗啊!”

王文昭也不是傻子,他敢站出来反对,就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一看情况不妙,雍正帝也镇不住了,索性他倒吧,于是癫痫病发作,倒了……

不要真的以为他犯病了,他这是没办法啊,不犯病怎么收场?

这样一抽风,雍正帝感恩他,即使八王议政逼宫成功了,他一个病人,大不了辞官回家好了。

雍正王朝收拾老八(雍正王朝面对老八逼宫)(3)

三、视死如归:

王文昭倒了之后,雍正帝的处境更加艰难,他不止一次的打量众大臣,希望能有一个出来帮他说句话的,可惜都没有。

随着弘昼说出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被共管,老十三胤祥确实是去看病,并且隆科多确定投向老八胤禩一边之后,雍正帝真的慌了。

眼看时机已到,张廷玉站了出来:

其实在王文昭倒下,到现在张廷玉一直在思考对策,而且他确实有对策,他的第一句话就堪称经典:

“我是先帝的老臣,两朝的宰相,这下面有我许多的门生故吏,你们该不会把我也当成满人的一条狗?”

这句话其实是在激发汉人的愤怒,毕竟朝中像王文昭和张廷玉一样的汉臣还有很多,只要不想当狗的,自然就站到了张廷玉一边。

这就是张廷玉的第一条妙计,直接给众臣划队伍,毕竟新政主要打击的是满人的权益,对于汉人来讲对新政的抵触情绪并不大,况且现在又涉及到了尊严!

随后张廷玉就“八王议政”的真正含义对众臣做了讲解,告诉大家老八胤禩嘴中的“八王议政”跟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同时还指出,推行新政是康熙帝的遗愿,你们总拿先帝说事,先帝也说了推行新政,你们听还是不听?

不听,那么之前拿康熙帝说的事都一律无效,包括八王议政。听,那么就得服从雍正帝的领导,推行新政。

这是一个死结,老八胤禩毫无办法解开。

当然,这只是张廷玉的第二招,其实他还有一个绝招没使。

雍正王朝收拾老八(雍正王朝面对老八逼宫)(4)

四、张廷玉的绝招:

张廷玉之所以敢站出来,首先必须肯定他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其次,也要佩服他的智慧。

即使最后老八胤禩成功了,那么也不可能杀掉他,至少还能保个平安,毕竟一切的前提是“言者无罪”嘛。但是如果他不站出来,不管哪方成功,轻则丢官,重则有可能掉脑袋啊。

但是为什么张廷玉早不站出来,晚不站出来,偏偏在确定隆科多也反了,确定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也被控制了之后,形势已经极度不利了时,才站出来呢?

这就是刚才讲到的时机已到的问题:

在当年康熙帝传位老四胤禛之前,曾经跟两个人秘密会过面,这两个人就是张廷玉和隆科多。

当时康熙帝先宣布了第一道圣旨,那就是隆科多勾结老八胤禩,图谋不轨,即刻拿下。这道圣旨最终让张廷玉保管,第二道圣旨才是让隆科多保老四胤禛顺利即位。

康熙帝驾崩之后,张廷玉手中的这道圣旨就成了时刻压在隆科多头上的刀,就像当年康熙帝替他赎回来的宝刀一样,都是康熙帝事先安排好的。

隆科多做梦都想拿到这道圣旨,最好能毁了它。

所以隆科多也聪明,他对雍正帝说的是:

“今儿四个旗主王爷,奉旨前来共商旗务,说的对,皇上可纳之,说的不对,皇上开导之,千万不可以做出有违太祖圣训的事来。”

清太祖是努尔哈赤啊,直接绕过康熙帝和顺治帝了,这个隆科多还是有点聪明的。只是张廷玉也足够聪明,你们提太祖,我就提先帝,在座的还有很多是先帝的臣子,不可能不听从先帝的安排吧?

雍正王朝收拾老八(雍正王朝面对老八逼宫)(5)

我们试想一下,假如后来老十三胤祥没有带兵赶到,而雍正帝也确实没有什么后招,张廷玉明知道情况十分危急了,在已然得罪老八胤禩的前提下,会不会掏出那道圣旨呢?

而这道圣旨掏出来一读:

“步兵统领隆科多,本系微末小臣,蒙朕破格简拔,位列台阁,乃敢交通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图谋不轨,谋求非分恩荣,着即赐死,钦此!”

这个帝王心术实在是太恐怖了,不仅锁死了隆科多跟老八胤禩联合,连跟老十四胤禵联合的机会也剥夺了,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康熙帝让雍正帝善待自己的兄弟,而不怕他们造反的主要原因。只要隆科多不反,九门就牢牢控制在雍正帝手中,任你怎么翻天,也翻不出皇帝的手掌心。

隆科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到底也是被逼无奈,关于这个问题,之前已经讲过,就不多说了。但不管怎么说,隆科多没有被雍正帝赐死,也算是最大的恩赐了。

而张廷玉当年就说了:

“今后,你若没和八阿哥、十四阿哥图谋不轨,这道诏书就算没有,如果你真起异心,我取你的性命!”

雍正王朝收拾老八(雍正王朝面对老八逼宫)(6)

而张廷玉手握杀手锏,最后关头跳出来反驳老八胤禩,如果能说动众臣,那是大好。如果说不动众臣,那就直接掏出圣旨,就地把隆科多免职,随后图里琛接管九门,那几个王爷帽子再铁,也干不过长枪啊!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上期回顾:雍正王朝中康熙让弘历骑大马,他们写下的字隐藏一个残酷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