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娶奶奶用了半斗米,

爸爸娶妈妈用了半头猪,

我结婚却要用爹娘‘半条命’!”

近年来,

一些地方一路高攀的彩礼

已成为老百姓难以承受之痛。

然而,

对一些农村的适婚男青年来说,

第一道坎不是高额彩礼,

而是——把彩礼送给谁。

一天相亲十来个,一家有女百家求

寒冬腊月,在冀南某村,天刚亮,刚从城市打工返乡的小玲家门口就已停了三四辆崭新的小轿车。以车子的品牌、价位彰显竞争力的小伙子们在排队等着和女孩见面。

小玲每天的时间都被媒人“承包”了。他们一大早就带着相亲的男孩上门,小玲像面试官一样挑剔,对家庭条件较好、长相不错、有稳定工作或一技之长的男孩,她会多聊一会儿,留个电话或加个微信。

小玲告诉记者,去年春节前后,她见了八九十个男生,平均每天10来个,但都不太满意。今年过年回家的消息刚传出去,她的相亲日程又被排满了。

“今天离婚带着孩子回娘家,明天就有小伙子和媒人登门提亲!”媒人张阿姨说,现在安排四五个小伙子依次和同一个姑娘相亲,在农村已是见怪不怪。

春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冀南不同县区的9个农村,适龄男女青年比例失衡问题不同程度存在:9个村的男女比例均在2:1到3:1之间,最严重的甚至达到了4:1。

农村男女比例失衡由来已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男性人口71351万人,女性人口6818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以女性为100)。而农村的男女失衡现象更加严峻,早已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背后原因也由来已久。

首先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农村谁家没儿子,就算是‘绝户头’,别说没儿子,儿子少了在村里说话都没底气。”村里的群众告诉记者。当下的农村适婚青年多生于上世纪90年代,受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思想观念影响,生男孩成了一些农村家庭的首要选择。

邯郸市临漳县文明办主任孟祥民说,通过考学、打工等途径,60%以上的女青年将家安在了县级以上城市;而80%的男青年因学历、能力等因素无法承担在城市买房等高生活成本,选择回乡婚恋,加剧了农村男女比例的失衡。

其次,男青年多缺少一技之长。目前,很多农村群众把结婚难单纯看作结不起,认为只要想方设法凑齐彩礼就能娶上媳妇,忽视了婚姻的基础是人格魅力的相互吸引、价值观念的相互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男青年初中毕业后就直接外出打工或做起小生意。恰恰是因为缺少一技之长、致富能力不足,导致结婚难。

最后,异性交往机会不断减少。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导致青年男女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农村的男女青年,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后选择外出打工。男青年主要在建筑、安装等行业工,女青年多从事服务业,接触交往的机会不多。

解开农村婚恋结还需多管齐下

农村男女比例失衡有其历史、经济等多种原因,找媳妇已成为部分农村男青年的难题。如何解开这个结,让这一比例趋向平衡?

“国家实施二孩政策以来,男女比例不平衡的现象已经逐渐在往好的方向转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市成安县退休干部常文凤认为,解决农村男女失衡问题,落实好“男女平等”是关键。

要深入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执行好二孩政策和双女户照顾政策;要依法禁止婴儿鉴定,对于违法行为严格惩处;还要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让每个家庭认识到女儿不仅是“小棉袄”,也是家庭的支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负责人张晓丽认为,解决农村“剩男”最根本的途径是要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基层就业部门可把贫困农村“剩男”列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帮扶等手段提高他们的谋生、致富能力。

在邯郸市肥乡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宝平看来,解决农村男女比例失衡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建好农村未婚人士信息库,分门别类整合未婚人士信息资源,定期发布征婚信息,大力倡导举办公益相亲联谊活动,更多地创造青年展示自己、沟通交流的平台。

同时,充分利用乡(镇)、村两级微信矩阵,将适龄男女青年信息在矩阵进行交流,并尝试跨乡村、跨县域交流。还可以尝试与知名婚恋网合作,进行省际间男女信息交流,进一步扩大农村青年择偶范围。

欢迎转发点好看

转载请联系授权

大家都在看

教育部:将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

色情、网游、广告……这些有害教育App为何依然活跃?

你支持在课堂上学“谈恋爱”吗?

来源/半月谈

编辑/吴苏锦

美编/李凌霄

女报全媒体平台一览

中国妇女报新闻客户端APP

中国妇女报微信公众号

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

中国女网

为什么农村娶个媳妇这么难(娶个媳妇儿咋这么难)(1)

中国妇女报头条号

中国妇联新闻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一扫,

把女报全媒体平台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