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倪自放

举办到第十五届的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10月29日举行最新一届大赛的颁奖典礼。近日,十八年来一直致力于该赛事的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于海丰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她表示,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一直在做的就是为年轻的创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包括《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文牧野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电影中坚力量,都曾是这个大赛的获奖者。

第十五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众报业集团主办,山东省电影家协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时代影视杂志社协办。从创意尝试到发展壮大,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十五届大赛,如今的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已经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山东文化名片。

缘起

山东DV电影大赛的意义

“最新一届大赛的参赛作品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成为国内青年电影创作领域的一抹亮色。”于海丰说。

目前参赛作品来自全国各地的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最初的缘起,是十多年前的DV大赛。于海丰说:“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国电影报》看到一则消息,是说北大的几名大学生看了电影《无间道》之后,突发奇想,用DV自导自演了一部北大版的《无间道》,并在校园里巡回上映,深受欢迎。”

DV的兴起,对于海丰触动很多。那时,低迷的中国电影开始复苏,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数码摄像机己进入千家万户,DV数码科技的高品质、低成本、便携式等特点,打破了影视殿堂高不可攀的神话,使影视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平民化。用DV拍摄短片,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青年中特别流行。山东影协在2004年便尝试着举办了面向全国的大赛——山东DV电影大赛,并邀请青年导演贾樟柯前来助阵颁奖。于海丰说:“没想到此项活动得到DV爱好者的积极响应,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他们高涨的热情,也欣喜地看到了我省DV电影创作的强劲势头和广泛普及的程度。后来由于缺少资金,协会只好忍痛放弃。”

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征集启动(于海丰与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1)

贾樟柯颁奖

但DV的影响力确实不小,2004年的山东DV电影大赛颁奖时,导演贾樟柯就专门到济南为年轻选手颁奖。贾樟柯本身就是从拍摄短片起步,在济南接受齐鲁晚报专访时,贾樟柯说,“DV电影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人看电影的模式。”因此,他特别支持青年DV电影大赛。

发展

培养未来的“影像新生力”

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行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挖掘、扶持和培养未来的“影像新生力”成为当务之急,山东省影协发起并策划组织了以“青春梦想”为主题、培养青年电影人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品牌赛事——山东大学生数字影像大赛。作为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该大赛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一次,2012年,此活动改名为“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

通过评奖的方式为山东电影和中国电影发现新人、新作品,是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的应有之义,另外,为保证大赛健康持续的发展,针对少数年轻创作者所表现的低迷消极、内容空洞,脱离现实、无病呻吟或过分渲染暴力的微电影作品,山东省电影家协会每年都要组织专家和文艺志愿者们深入到厂矿、学校,为青年创作者传播微电影创作知识,于海丰说:“包括著名编剧苏叔阳、王兴东,著名导演翟俊杰、著名摄影穆德远等艺术家,都主讲过我们的‘微电影创作高级研修班’, 帮助年轻创作者树立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造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的创作思路。”

经过连续举办,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逐渐有了名气,看微电影,评微电影,关注微电影,已经成为山东省各大高校、文化传媒公司的一道瑰丽的风景,并有了全国的影响力。大赛走出的兰志强、李同等十多位青年选手,先后参与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我和我的祖国》《流浪地球》《暴裂无声》《唐人街探案》《大江大河》等多部电影电视剧的创作。

壮大

这里走出“药神”导演文牧野

2012年第五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故事片单元的优秀导演及优秀编剧奖,颁给了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在校学生,他叫文牧野。随后的数年内,文牧野因执导《我不是药神》《我和我的祖国》《奇迹笨小孩》等电影作品,成为国内知名导演。

于海丰说:“文牧野的短片《金兰桂芹》,获得了第五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故事片一等奖,文牧野则获得了优秀导演及优秀编剧奖,当时我们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孙淳为他颁的奖。那时的文牧野,还是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在校学生。”2015年,文牧野再次亲临大赛舞台,作为颁奖嘉宾为年轻获奖者颁奖。他希望用这种方式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用微电影实现自己的梦想。

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的主题是“我的影像,我的青春”,于海丰说,中国电影的未来,终究是要靠“新生代”电影人才能不断崛起。大赛旨在鼓励那些为国产电影创作而奋斗的年轻人,为他们的电影创作之路雪中送炭,为中国电影储备青年电影创作人才,真正办成青年电影人聚会的大舞台,因此这项公益赛事也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党组及电影界知名艺术家的大力支持。省影协先后邀请著名导演黄建新、尹力、冯小宁、贾樟柯、薛晓路、郑大圣、王小帅、文牧野、张弛;著名编剧王兴东、张思涛,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李保田、王馥荔、温玉娟、孙淳、高明、卢奇、郭凯敏、岳红;青年演员黄渤、范志博、倪虹洁、范雷、于月仙;著名评论饶曙光等亲临现场,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征集启动(于海丰与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2)

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征集启动(于海丰与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3)

于海丰

于海丰说,微电影大赛等活动是发现新人,而尊重知名艺术家、鼓励并且推出更多的电影中坚力量,对于山东电影发展也至关重要。怀着对老艺术家的敬仰之情,于海丰策划组织了“山东电影作品回顾展”,在广大影迷中展开“我喜爱的山东电影”大讨论;召开“山东省电影创作表彰会”,表彰了王玉梅、阎丰乐、李心田、辛显令、袁学强等20位在国内、国际获得大奖并对山东电影创作做出突出贡献的老艺术家;为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树碑立传,策划、主编了大型资料书籍《百年电影山东人》;先后为赵冬苓、张继等中坚编剧举办个人作品研讨会。

站在电影发展的前沿,为山东电影、中国电影做基础性的工作,一直是于海丰的追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已经成为山东电影文化的一张名片。“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给优秀的年轻人一些机会,点亮一个小小的火种,通过这个火种,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力量共同关注他们的成长,为山东电影、中国电影做一些基础性的努力与发现。”于海丰说。

在于海丰的倡导和推动下,目前我省相继成立了17个微电影相关机构,“身边的精彩”、“健康卫士”、“文明乡村 美丽家园”、“移风易俗”、“我眼中的脱贫攻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安山东”、“体育影像”等各个行业、组织举办的一系列微电影大赛风起云涌,全省的微电影创作呈现出拍片类型化、创作国际化、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