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机器人产业集群(读城全球机器人)(1)

近十年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从2014年开始,中国就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市场规模超过60亿美元。

在中国的制造前沿粤港澳大湾区,随着产业升级,机器人的应用和产业化更是如火如荼。ABB、库卡、发那科、安川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都在此布局。

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了3.2万台套,占全国22%。

广州机器人产业集群(读城全球机器人)(2)

我们现在身处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佛山机器人学院,这是中国首个机器人学院,也是德国汉诺威机器人学院在海外唯一设立的品牌授权使用机构。在这里,诞生了首条中德合作工业4.0示范生产线。

去年,佛山规模以上智能装备企业达300多家,其中机器人研发企业达100家,智能装备总产值突破800亿元。

在这里,有家电巨头美的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后投资建设的智能制基地、房企龙头碧桂园斥资800亿打造的机器人谷,也有嘉腾、利迅达、隆深、华数等一批在机器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广州机器人产业集群(读城全球机器人)(3)

以佛山为代表,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又是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2015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7年)》,支持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的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产能提升和扩产建设。

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珠海等地自2014年起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

截至2018年,广东省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其中,机器人及相关配套产业产值600亿元,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产量约占全国的20%。服务机器人产量超200万台套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广州机器人产业集群(读城全球机器人)(4)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还遭遇一定瓶颈:产业链层次偏下游,不少关键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那么大湾区又将如何突围而出?

当前,佛山的“跨国并购”、珠海的自主创新、广州的研发底蕴、深圳创新活力……大湾区城市发展机器人产业路径虽各有不同,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方向:通过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向创新要产业生产力。

正如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所说,“我们原来不是做这行的,所以需要很努力。”在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在制造业底色最鲜明、工业机器人需求最旺盛的大湾区城市群,能否通过资金 技术 人才 政策的四轮驱动模式下率先突围,向产业制高点更进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报道:全球机器人“四大巨头”逐鹿粤港澳大湾区,本土机器人产业如何突围?

【监制】胡智勇 何又华

【统筹】何山 林丽丽

【制作】杨馥铫

【脚本】罗湛贤 朱紫强

【出镜】王芃琹

【作者】 罗湛贤;王芃琹;朱紫强;杨馥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读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