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年要提贴春联(为什么过年我们要贴春联)(1)


为什么过年我们要贴春联呢?

脑子里冒出这么一奇奇怪怪的问题,问朋友。

有的回答是’因为春天’?这个回答很清奇,

还有说‘因为每年都这样,是习俗’

‘因为迎接新年’

‘过年都贴春联,所以贴吧’……

一个常见的不能再常见的现象,却说不清道不明为何?

求助度娘,说是贴春联是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习俗背后有很多趣事,咱们的春联也不例外。

春联由来

相传一开始春联不叫春联,叫桃符或春贴。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代。

话说兴起贴春联还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据说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写,还鼓励臣子写,并大力提倡贴对联。

朱元璋他老人家喜欢热闹,大年初一去街上巡查。喜欢看人家贴的对联,红色的很喜庆,字的蕴意也很好。

但有一户人家没贴,朱元璋问身边的侍从这是怎么回事?

手下人问明原因禀告皇上,说这家是杀猪的,过年生意忙,还来不及贴。

看屠夫家没空,朱元璋叫侍从拿来笔墨纸砚,亲自给屠夫家写了一副对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隔断是非根。"

吩咐他们记得贴在大门上,之后接着巡查去。

等朱元璋返回宫中时途经屠夫家,发现春联仍没贴。

问其缘由,那户人家毕恭毕敬的解释说:是因为皇帝亲手写的,舍不得贴,供奉起来以示尊敬。

朱元璋听后,很满意,赏银30两。

为什么过年要提贴春联(为什么过年我们要贴春联)(2)


自此,在朱元璋的推广和倡导下,贴春联慢慢就推广而来,就成为一种习俗。

贴春联的讲究

但贴春联并不是随手一贴就好,里面还有很多讲究。

第一个讲究,对联颜色是红色的

有人会说也不全是红色的吧,也看过贴的是绿色、黄色、白色等颜色。

这是什么缘故?

那是因为那家的老人去世,去世三年不能贴红对联。

第1年贴白色,第2年贴绿色,第3年贴黄色的。

白色是孝联,绿色是孝春联,黄色是丁忧联。

各个地方贴的颜色顺序不大相同,但第四年都继续贴红色的对联。

红色象征着吉祥,辟邪。

第二个讲究,对联句子的对仗。

讲究上联最后一个词的尾声,要以仄声结尾,是我们现在普通话里的三四声。

下联是平声结尾,是我们现在普通话的一二声。

仄起平落,为什么这样呢?

这就像英语里的升调降调,说完了就降下来了,代表结束。

对联也是如此,上联升调,下联降调,有一个节奏感。

如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色和辉,一个仄,一个平。

最后一个词的结尾就遵循仄平规则,这也可作为区分上下对联的依据。

第三个讲究,是贴对联的位置。

对联是如何贴的?

有一次学校有写春联活动,室友得一副对联。正准备贴门上,把上联贴左边。

另一个路过的同学看到说不是这样贴的,上联得贴在右边,下联得贴左边。

为什么过年要提贴春联(为什么过年我们要贴春联)(3)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古代人写字的顺序都是从右往左的书写习惯。如果不知道对联的贴法,会闹出笑话。

但为什么现在买的对联是从左到右?

这是根据我们现代人的习惯来的。

实在分不清可以看横批,与横批方向一致。

第四点讲究,对联字数是成奇数。

观察身边贴的对联,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般字数要么是7要么是9,除了横批是偶数,上下联都是奇数。

为什么没有偶数?

原来在古代,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意味着吉祥,所以就是一般都是从奇数的。

除此之外,福字大门得正着贴,代表着迎福。自家房间门上,冰箱上什么的可以倒着贴。

贴对联的时间一般是在大年三十早上六点到中午十二点。

为什么过年要提贴春联(为什么过年我们要贴春联)(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