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勿蹉跎 不负春光向未来(1)

3月13日晚,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而在申办之前,冬奥气象服务几乎算得上“从零开始”——“赛区观测零基础、冬奥服务零经验、山地预报零积累、冬奥人才零储备”,加之首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带举办冬奥会,其复杂的天气形势前所未见,服务方案也无先例可循;高精度预报模型网格分辨率仍是“公里级、小时级”,离“百米级、分钟级”标准仍有质的差别。

为何最后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让我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名北京市为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城市。从这一年开始,气象部门开始围绕北京、张家口等地的气候背景开展研究,“备考”冬奥。

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成功,气象部门随之开始谋划组建冬奥气象预报服务团队。此后,筑基立柱——从成立冬奥气象服务领导小组,组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中心(以下简称“冬奥气象中心”),到组建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协调小组,跨区域、跨部门的气象保障服务力量逐渐凝聚;冲刺封顶——倒计时一周年,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倒计时8天,中国气象局进入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特别工作状态,一直持续到冬残奥会圆满结束……

一砖一瓦、铢积寸累,“冬奥气象服务”这个系统性工程终于拔地而起,成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标志性建筑。

如此稳扎稳打,归根结底在于有一张完美的“施工图”。

这张蓝图的框架由党中央擘画勾勒。关于冬奥会筹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是根本指引,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铺就底色,“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进一步指明方向。

气象部门锚定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跟冬奥关键时间节点,深入对接北京冬奥组委,签署冬奥气象服务协议——一边细化蓝图,一边在一次次实战中查缺补漏。

方向对了,路径清楚了,一切的努力才能最终不负所托。

一声号角

在冬奥赛场上,除了伫立地面的观测设备,还有来自高空的“眼睛”——风云气象卫星提供全天候、大范围、无死角、高密度的保障。

风云卫星影像瞄准“提供更清晰的细节、支撑精细化气象研判”目标进行了质量提升。在一张张云图上,赛场风云展现无遗,还可据此反演出雪深、风场、降水量等天气信息,成为“百米级、分钟级”预报的有力支撑。

而为卫星“配眼镜”的团队,不仅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还有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等院校的科研人员,他们鼎力相助。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一声号令之下,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在冬奥气象保障服务领域,气象部门深切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不遗余力的支持。

党中央亲切关怀——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对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作出批示,垂问相关进展,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亲至中国气象局调研督导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北京奥组委、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兄弟部门和单位、气象全行业通力协作——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委、市政府,河北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冬奥气象服务;《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全面展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有序推进,全力支持冬奥气象观测预报核心技术攻关;当中国气象局组织实施“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SMART-FDP)”时,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云集响应,积极提供“拳头产品”。

在集中力量办大事上,气象保障服务是制度优势的受益者,也是发扬者。

在冬奥会各个关键节点,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等领导坐镇一线,靠前指挥;在冬奥气象中心统一协调下,跨地区、跨部门、跨军地协调机制和赛时组织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三地六方”(北京城区、延庆、张家口三地;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北京冬奥组委主运行中心、竞赛指挥组前方指挥部、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部六方)伴随式气象服务新模式逐步成型。

不负春光勿蹉跎 不负春光向未来(2)

1月31日,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杜佳在首钢大跳台赛道起跳点测风。北京市气象局供图

不负春光勿蹉跎 不负春光向未来(3)

1月25日,延庆赛区气象观测保障人员维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速赛道附近的自动气象站。 延庆区气象局供图

不负春光勿蹉跎 不负春光向未来(4)

张家口赛区气象装备保障团队队员维护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自动气象站。王旭海 摄影

力量沿着科学、顺畅、高效的机制体制不断汇聚——在服务一线,来自国家级业务单位,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的52名优秀骨干组成北京冬奥会气象预报团队,冲锋在前;在保障大后方,还有更多的人或深耕专项服务,或筑牢“科技堡垒”,或护航装备运行,或发挥科普宣传作用,用自己的方式为冬奥气象服务添砖加瓦。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两组数据交相辉映——三个赛区先后经历降雪、大风、沙尘等9次高影响天气过程,28项官方训练或比赛活动受到影响;气象部门共开展专题会商85次,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四地联合加密观测2089站次,持续46天启动风云四号气象卫星逐分钟加密观测。气象部门提供的精准预报和赛事调整建议,有力确保比赛安全、顺利、精彩。

一次攻坚

要说冬奥故事里最惊心动魄的一折,就不得不提因为连日大风,原定于2月19日举行的高山滑雪混合团体赛延期至北京冬奥会闭幕当天举行。可偏偏20日这天风还不见消停。怎么办?难道这场比赛就要成为冬奥史上为数不多,甚至绝无仅有因天气原因无法完赛的项目?

预报员们顶住压力,精准预报出2个小时的赛事“窗口期”。竞赛组织方根据气象信息,将比赛提前至20日9时开赛。当天11时左右,赛事结束后还未来得及颁奖,风雪就如预报的那样降临了。

类似的气象贡献,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不胜枚举。背后逻辑一言以蔽之——科技创新与应用落地。

在冬奥气象科研成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张“网”和一朵“云”。

一张网,网天地。在冬奥核心赛区及其周边地区布设的441套现代立体探测设施,实现了超精密复杂山地和超大城市一体、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综合监测,加上卫星、雷达,地空天联动之下首次在我国中纬度山区复杂地形中实施冬季多维度气象综合观测。

一张网,捕风云。0—240小时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体系,可提供精细到赛区500米、赛道67米,更新频次最高为10分钟,关键点位10天内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甚至首次实现赛道“秒级”风要素监测,让复杂山地“百米级、分钟级”精细化气象预报,自主可控的小尺度局地精准预报成为可能。

一张网,畅信息。全领域信息网络让三大赛区相关部门、单位间气象信息可以互通、互备、共用,更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数据采集、传输、整合全流程自动化,有力彰显中国冬奥会赛事气象技术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一朵“云”,托起智慧服务。按照“三个赛区、一个标准”建成7大冬奥气象核心业务平台,在“云+端”技术加持下,有效提升预报服务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

这三张“网”和一朵“云”,没有一个是闭门造车所得,没有一个被束之高阁,皆是边研发、边应用,在实战中磨砺、在风雪中淬炼,成为“神兵”“重器”。

这再一次印证了,科技,贵在自主创新,重在应用落地。

一粒火种

冬奥闭幕了,那些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以冬奥为全部重心的气象工作者现在在做什么呢?

作为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于波不久前刚结束暴雪应急服务状态,那时她还没从冬奥气象服务节奏中缓过劲来。

回到山西省气象台的邱贵强暗下决心,要结合山西天气气候特征,对本地预报平台功能进行优化、完善。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李蔼恂已经投入到交通、火险行业气象服务和业务建设中,准备开展冬奥服务相关研究和总结。

河北省气象台的段宇辉、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的李宗涛在居家健康监测的同时,已开始思考、谋划继续推进山地气象科学研究。

……

他们,都曾驻扎各个赛区现场,在预报服务一线燃烧青春、贡献智慧,如今带着冬奥气象“火种”回到原先的岗位,继续散发光与热。

好像什么都没变——一样的岗位,一样的职责,一以贯之的初心,一如既往的信念。

又好像有什么变了——这批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气象工作者,数年来舍小家、顾大家,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迎难而上,凝练出团结一心、紧密协作的工作意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工作作风,善于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数年来披星戴月钻研理论,翻山越岭体验天气,掌握了冬季山地气象预报核心技术,已成为复杂山地条件下气象预报的专家、冬季雪上项目气象保障的行家,为我国尚属“蓝海”的山地气象预报业务浇筑下坚实地基。

他们,为我国气象事业留下了宝贵的冬奥“遗产”。之所以“宝贵”,就在于那根植于他们体内的炽热、可辐射、能传承的“生命力”。

这也是我们复盘、总结一场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最需汲取的养分之一。

若是更进一步,再把这些养分掰开揉碎,不难发现贯穿其中的是这样一种精神——“面向未来”。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从赛事结束的那一刻起,“后冬奥时代”就已开启。

当前,气象部门正在思考和筹谋的是,在冬奥气象服务过程中探索形成的一整套山地观测系统布局及建设技术体系、自主可控的高精度山地预报和服务技术体系,一组核心业务支撑平台,一系列数据服务规范要如何快速调整转化,为冰雪经济提供支撑?已纳入世界气象组织示范项目的“冬奥会气象条件预测保障关键技术”,如何给国际高影响天气高精度预报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中国经验?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打通的产、学、研、用各环节,如何持续完善?气象与各行业信息深度融合服务机制、汇聚气象行业力量的天气预报示范计划,还有哪些应用场景?

我们期待且努力着,让冬奥气象的火种在高水平冰雪体育赛事服务乃至冰雪产业发展、重大活动保障、韧性城市建设与安全运行、极端天气风险防范等领域,接续燃烧,生生不息,照亮更广阔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