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活日报 记者:段婷婷

又一家“洋超市”要关门!沃尔玛阳光100店将于5月中旬前撤离。

5月3日,记者在该超市看到,不少货架已经空了。据工作人员介绍,11日之前就要关门,从4月底之后就没再进货。据了解,该门店从2011年营业至今已经5年,不过经营状况一直不容乐观。超市工作人员称,超市关门直接原因是经营赔钱,又要涨房租。

沃尔玛应城店何时关闭(沃尔玛阳光100店要关门)(1)

员工说11日前全部撤离

3日,记者在沃尔玛阳光100店看到,超市里贴满了打折促销的标签和宣传,不过不少商品货架上已经空空如也。在鸡蛋专区,普通的散装鸡蛋已经卖完。“还进不进货啊?”不少市民询问,不过售货员表示并不清楚是否还会进货。该店面要关门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这个酱油前两天从别的地方买,7.8元一瓶,现在促销3块钱一瓶,好多人都在抢。”市民张女士表示,听说超市要关门,特意来看看,部分商品确实便宜了。“今天超市里人明显多了。”一位销售人员表示,大家都知道超市要关门,来抢购促销商品了。

“超市从上月开始就不再进货了。”一位工作人员说,目前就是清理现有的存货。不过,该工作人员介绍,沃尔玛阳光100店的大部分商品会直接转到泉城路门店去,因此目前并没有大规模、太大力度的促销甩货。

另外一位知情人士则称,据说5月11日之前全部撤走,这两天泉城路店的工作人员就会来盘点,估计盘点结束之后剩下的商品就开始清仓了。

据悉,沃尔玛超市外面的小店铺也将同步撤离。“我们都是租的沃尔玛超市的门头。”某店面负责人蒋梅(化名)告诉记者,“我的店铺今年2月份租金到期,当时超市工作人员就说超市不一定继续干下去,所以这几个月都是短租的。”

不过,对于关店沃尔玛方面尚未给出官方消息。

据称开业五年一直没盈利

事实上,沃尔玛关店并不突然。近年来,实体经济形势严峻。沃尔玛今年1月31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年度营收同比下滑0.7%至482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降7.2%至147亿美元。创下自1980年以来,25年最差业绩。2016年1月15日,沃尔玛对外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关闭269家店铺,其中美国本土门店154家,海外市场115家。

在此背景下,沃尔玛阳光100店的关门不再那么突兀。据悉,沃尔玛阳光100店于2011年开业,至今刚好满5年。“这家店开了五年一直在赔钱,并没有实现盈利。”某供货商李芸(化名)称。一位沃尔玛超市工作人员也证实超市一直在赔钱。

李芸介绍,去年就已传出消息,沃尔玛总部称如果房租上涨,就不考虑继续运营。而多位沃尔玛工作人员以及供货商均称,此次沃尔玛阳光100店撤店,最直接的原因便是租金上涨。

“目前超市运营5年,店铺租赁合同刚好到期,阳光100店房租涨得太厉害。”一位工作人员称,听说房租涨到了一年六七百万,跟沃尔玛的泉城路门店一样多。“这个位置跟泉城路租金一样,确实太贵。”某酸奶销售人员也表示,听说其他超市也来看过这地方,但是都没有谈成。

据悉,租金上涨已经成为不少实体店铺难以承受之重。记者走访山师东路、佛山路、经四路人防、泉城路商业街,每个商圈均是房租年年涨,部分商圈租金7年涨了四倍。省城西部以前是商业洼地,近年来随着西部入住率越来越高,以阳光100、和谐广场、西市场为核心的商圈逐渐崛起。随着人气提升,租金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洋商超接连关门:外来和尚经难念

近年来,在济南的“洋商超”关门已不是新鲜事。外来企业水土不服成为显而易见的事实。

从易初莲花到乐购二环东路店再到沃尔玛阳光100店,这几家洋品牌均是商业巨头,却都没能在济南站稳脚跟,熬过第一个5年之后就铩羽而归。

2005年1月在济南开业的易初莲花,是外资零售企业在济南开的第一家外资全资商场。然而经营5年之后,2010年9月易初莲花超市以装修名义关门歇业。作为英国零售巨头,2009年乐购二环东路店开业,同样也仅仅存在5年时间,于2014年11月关门。事实上,在此期间,上海世纪联华超市、新一佳等零售品牌也想进入济南,却没能打开市场。

除了“洋超市”,多个“洋商场”也都是来时风光无限,去时灰头土脸。2005年9月,伊势丹在济南首家店开业,但仅维持了两年就关门。百盛百货是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的全球著名百货连锁公司,2012年4月29日进驻泉城路,同样是两年之后败走泉城。

目前,济南市的超市领域,本土品牌华联、银座仍然是强大的优势占据者。除此以外,还有法国家乐福、香港的华润万家以及台湾的大润发。相对本土品牌而言,从数量上看,外来品牌仍旧弱势。对此,业内人士称,目前现有的外来超市品牌,除了大润发,经营情况都不容乐观。济南人对于本土品牌的认知度非常高。

而从商场领域来看,情况则有所不同。近年来商场方面几个国内较为知名的品牌,大规模建设商业综合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省城商场的原有面貌。来自大连的万达、香港的恒隆、世茂广场等带来了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争夺着本土商场的客流。而原有的人民商场、大观园、华联商厦等商场逐渐势弱。

洋超市”没有吃透本地市场

集中采购、管理松散,供货商称管理弊端明显▼

货品太分散、东西不便宜、买不到东西……3日,记者在沃尔玛阳光100店采访,市民给出了不少不喜欢沃尔玛的理由。而供货商给出的理由更多的则是,美国企业在管理方式上与中国企业有很大不同,水土不服。

沃尔玛的管理方式与本土企业有哪些差异,又给消费者带来了哪些不同的购物体验?

超市集中采购 货品受限

“我觉得在沃尔玛经常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市民张女士表示,一方面品牌不全,另一方面货品摆放很分散。货品种类取决于采购,采购是超市经营中的重要一环。

供货商李芸介绍说,为了避免采购经理收受钱财,大概两年前沃尔玛采取了集中采购的形式。“商品由总部统一从厂家采购,然后统一运到本地门店。”李芸说,自己曾在沃尔玛销售鱼丸等商品,然而统一供货之后,大量商品由超市从厂家直接购进,自己聘请的促销员推销的产品只有一小部分是自己的商品。于是,她便从超市撤柜,事实上统一采购之后大量代理商都从超市撤出了。

常逛超市的市民不难发现,沃尔玛的促销人员确实相对较少。“有时候找半天都找不到一个销售员。”市民李女士说,没有促销员超市里更清净感觉很好,不过有时候也会不太方便。

“货品上架、促销销售等都需要工作人员,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员成本。”李芸说,另一方面,很多情况下,超市工作人员并非根据盈利情况来赚提成,超市盈亏与工作人员待遇关系不大,这就导致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比如说称重上、价位上,工作人员有时候并不会为盈利考虑。”

另外一位供货商则介绍说,集中采购导致门店没有自主采购权,商品品牌、类型比较呆板,容易脱离本地实际情况。“一些常见的品牌都找不到。”市民李女士就称,比如六必治牙膏、顺清柔的纸巾等在沃尔玛超市就难寻踪迹。

工作人员与顾客不分流

说起与其他超市管理上的差异,某酸奶销售人员孙丽(化名)称,她更喜欢沃尔玛的管理方式。“大润发等超市,工作人员与顾客不可以走同一通道。”孙丽说,在其他超市,如果工作人员从顾客通道出门,会挨个口袋以及包袋检查,但在沃尔玛就不需要。孙丽表示,这样的管理让员工觉得更轻松。

然而,在供货商李芸(化名)看来却并不是好事。“超市管理不严格,太过松懈,难免有员工、顾客偷带货品的情况。”她介绍说,门口的检测门经常会响,但是少见有人管理。“毕竟人们素质有差距,西方的管理方法未必适应本地的情况。”她认为,“洋超市”在管理上太过于照搬西方,缺乏对于本地市场的调查,不仅是从员工管理还是货品销售上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