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经常会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眨眼睛嘟嘴,大多数的家长多会认为是在撒娇,宝宝白白嫩嫩可可爱爱,眨眼睛嘟嘴巴像小机灵鬼一样哄的大人们都很开心。一般情况下,宝宝眨眼和嘟嘴都很正常,是孩子与家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但如果宝宝出现频繁眨眼睛噘嘴甚至伴随一些怪音的情况,家长们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

小孩频繁挤眼是抽动症吗(宝宝总挤眼嘟嘴)(1)

那么,什么是抽动症呢?

小儿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肌肉不自主抽动,部分儿童表现为喉部异常发声为特征的综合征或者兼有运动型抽动和异常发声,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抽动可以局限在身体某个部位,有时可以波及到全身。

38%-59%的患儿以眨眼为首发症状,而眨眼经常被家长当成是不良习惯,或者直接就被忽略掉,而导致部分患儿的抽动症病情加重,出现其他部位的无意识抽动。

小孩频繁挤眼是抽动症吗(宝宝总挤眼嘟嘴)(2)

抽动症的患儿会出现注意力集中不了,身体抽动、发出怪声,做出不同于正常人的举动等的症状。如果长时间没有治疗,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缺乏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心理上的自卑、抑郁等问题。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小儿抽动症?

1、初期头面部抽动:主要表现为眨眼、皱眉、撅嘴、吸鼻子、做怪相等,主要集中在面部。

小孩频繁挤眼是抽动症吗(宝宝总挤眼嘟嘴)(3)

2、中期喉部颈部的抽动:主要表现为点头、摇头、伸脖子等;有些患者会表现为异常发声,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不自主骂人、秽语等情况。

3、重期躯干及四肢肌肉的抽动:主要表现为挺胸、甩腰、腹肌抽动;上肢肌肉的抽动,主要表现是:搓手、抱拳、甩手、举臂、扭臂;下肢肌肉的抽动,主要表现是甩腿、踢腿、踮脚、步态异常。

如果宝宝符合以上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相关医院做检查,如果没事也放下心来,检查有问题要及时治疗,及时干预治疗效果会更好!

最后,小儿抽动症如何预防?

1、家长要心态平静。家长在家里不要总是对着宝宝吼,老大声的责骂宝宝,这样会让宝宝有害怕心理,长此以往导致身体上的抽动,这是心理因素。

2、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症状。当孩子有抽动动作时,家长不要一味责骂、打孩子。多给孩子些空间、耐心和鼓励。冲动症不是一下子就治好的,家长们不能操之过急。

3、有研究表明,抽动症状跟食物摄入也有关系。抽动的孩子容易过敏,建议减少海鲜类的高蛋白食品或零食等含添加剂食品的摄入量。

4、保证孩子睡眠,增加户外运动。

5、放松孩子心情,多陪孩子玩玩,给他制造一个爱的环境。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高发疾病之一,抽动症不但危害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还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儿科医生提醒各位家长,预防孩子抽动症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