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 又称“头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多种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头痛。头痛让人苦不堪言,我国约3亿人正在遭受头痛困扰。遇到难治性头痛该怎么办?可以试试针灸。

偏头痛针灸哪个穴位比较好(头痛分类及取穴)(1)

头痛的发生常与外感风邪,以及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头,头为“髓海”,又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且足厥阴肝经、督脉均行头部,故手足三阳经、肝经、督脉与头痛密切相关。基本病机是气血失和,经络不通或脑络失养。无论外感还是内伤等因素, 凡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 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西医学中,头痛多见于高血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也可为脑炎、脑膜炎、感染性发热、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肿瘤以及部分五官科疾病等的兼症。本节主要讨论外感和内伤杂病以头痛为主症者,若为某一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兼症, 也可参照治疗。

病因:多因风邪起头位于人体最高处,中医讲“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意思是头痛多因风邪引起。如果一个人情绪波动大、爱生气,则易引动人体的“内风”,也叫“肝风内动”,这是头痛的重要原因。因为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的五行有配属关系,肝胆对木,而木对应的是风。

辨证:循阳经取穴

“经络辨证、循经取穴”是中医针灸治病的核心,治头痛也不例外。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阳气聚集地,按照经络循行,只有阳经能上达头部,即分布在人体正面的阳明经、人体后面的太阳经以及身体侧面的少阳经这三条经络,故治疗头痛时应在相应的阳经上选取穴位。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痛在头者,取之足”。因此,除了头部外,治头痛的穴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和腕关节以下。

头痛分类及取穴:按照头痛部位的不同,头痛可分为以下3类:

阳明头痛:主要表现是前额痛,多因鼻炎、鼻窦炎、胃肠不适等引起。针灸时,最常刺激的是头部的头维穴(额角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咀嚼时肌肉受到牵动之处),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冲阳穴、陷谷穴(在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其中,合谷穴、冲阳穴的作用最大。

偏头痛针灸哪个穴位比较好(头痛分类及取穴)(2)

太阳头痛:表现为后脑勺痛,并向头顶放射,多因颈椎病、头部受风寒等引起

偏头痛针灸哪个穴位比较好(头痛分类及取穴)(3)

最常刺激头部的天柱穴,手太阳小肠经的养老穴、后溪穴,足太阳膀胱经的京骨穴(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至阴穴等。

少阳头痛:表现为头两侧痛、头角痛,如常见的偏头痛。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常出现在月经来潮前一两天和月经期的前3天。

偏头痛针灸哪个穴位比较好(头痛分类及取穴)(4)

常刺激的穴位主要有:头部的率谷穴、风池穴、丝竹空穴,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穴、外关穴,足少阳胆经的丘墟穴(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足临泣穴。

预防:常按这6穴位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生活中,揉按以下6个穴位,可预防或缓解头痛。第一二个穴位对阳明头痛更管用;第三四个可缓解太阳头痛;最后两个则适合少阳头痛者。

合谷穴

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指关节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边缘中点,拇指尖对应的位置就是合谷穴。

冲阳穴

在足背的最高处,可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处。

养老穴

常按该穴对老年人肩臂疼痛、活动受限、视物不清等都有用,因其所治之症,皆为老人治病,故得此名。掌心向下,用一手指按在腕部小指侧最突出的骨头(尺骨)高点处,然后将手腕向下旋转90度,骨头最高点变成了一个凹坑,手指滑入骨缝中便是养老穴。

至阴穴

位于足小趾指甲角外上缘旁开小米粒大的位置。

中渚穴

位于手背第4、5掌骨之间凹陷处。

足临泣穴

位于足背外侧,第4、5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