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

王朝晖

(王朝晖,天津市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委会副主任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北美院京华美术馆书法高研班导师

出版

《王朝晖书画集》

《中国传世墨迹解析与欣赏苏东坡“寒食诗”》

《中国传世墨迹解析与欣赏颜真卿“祭侄稿”》

《赵孟頫妙严寺临摹指南》

《王羲之圣教序临习指南》等专著十册

获得

中国书法一、二届“兰亭奖”艺术创作奖

《书法报》全国海选“兰亭诸子”奖

《书法》杂志全国“五百强”

等全国奖数十次。入展中国书协展览十数次。)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2)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3)

点线含情 意韵高古

——王朝晖书法艺术管窥

□湖南 陈劲松

简约的外在之“形”与隐匿的内在之“意”,交相“辉映”出温和的“诗”味和冷峻的“思”性。这样的审美指向隐隐约约地标示出朝晖书法艺术的自然美倾向。

但是,简约并不简单!隐匿并不隐晦!

无论简约还是隐匿,都是由“悟”而来。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4)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5)

纵观朝晖书法艺术的“诗”性是从书法的“点线”中体现出来的, “思”味是从书法的“意韵”中提炼出来的。朝晖书法的“诗”和“思”体现为温和的诗意品格和冷峻的思辨色彩,而温和的诗意与冷峻的哲思总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体现为:他能以律动多变,偏正互补的书法线条来诗化地展示或阐释种种难以言喻的人生体悟和生活感想。无数书家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书法家只有仰慕前贤,读熟古人,刻苦磨励,独具慧眼,进而匠心独运倾情于点线之间,才能独辟蹊径创作出独具一格的书法作品。朝晖书法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点线蘸情,落落侃侃,轻松随意而不造作,他的作品有的如一股天然的清泉,自然地在纸面上汩汩流淌;有的似一首瑷然自若的抒情诗,令人酣酣欲醉;有的更象一根根挂壁的苍藤,点线蓬勃,生气盎然。在章法布局上,既独具匠心而又一无人工痕迹,巧妙地穿插和变化更可看出他的智慧和思想深度,以及他对书法高度的领悟和理解。尤其一些扇面和手札,写得极为精致,同时又把古人书写尺牍时的率意、适性、自由的情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是他对行气的把握,可以看出他极为善于布势,一如兵家布阵,虚实相生,变化莫测,字里行间,气势奔涌不绝,然而却非一览无余,而是一笔一情,一步一景,一段一妙,对比、欹侧、留空、穿插、错落、呼应等艺术手法运用得酣畅淋漓,游刃有余。使读者似乎感觉到了王铎的连绵气势,于右任的简约概括,谢无量的随意自然。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6)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7)

细细品味朝晖作品,他在向传统和现代两极探索。传统一极他力求在章法上的舒朗静谧,笔画上的厚实、苍茫;现代一极则表现在他对点线和块面对比的理解上,偶尔用并笔书写的方式来体现墨色的团块效果,可见他是把书法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来加以理解的,而不是照搬前人所设定法度的再现。在当代一个书法家如果不对书法的现代表现形式加以探索和研究,那么他的书法的发展空间就相当有限。而要使作品具有这一特性,书法家就必须有宽广的书法文化视野和襟怀,更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法线条通过诗意的构建获得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从而也升华蕴含其中的义理,使人的才能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心理转换中感受书法的艺术风采。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8)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9)

朝晖书法从总体上讲既有晋汉风韵,又掺明清势态与意趣,并将当代书风揉入其中,使血脉流行点线之间,神气流于中宫之内,整个作品追求的是一种典雅的文人风格,展示出书法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从作品书写点线可以看出,朝晖用笔中侧互用,率意灵动,但不失精致。且富于变化,其结体率意自然,字形纵横变势,书写过程中他不仅注重字形的奇正变化与虚实相间的黑白对比变化,同时注重墨色的对比与调和,将情感倾注于笔端,表现出宁静淡雅的意韵美。读其书作,灵动中蕴含沉穆拙朴之气,透着浓郁的“逸”的风格,也体现了他追求静穆,注重诗情与音韵的书学思想。书法风格其实是作者思想情感、审美理想与创作心态的再现。急功近利和心浮气躁的状态,是写不出逸致典雅的作品来的。正因为这样,朝晖特别重视书法之外功夫的修炼。他深研丹青,国画作品也多次入展与获奖。写的心得、书论、诗词和楹联屡见报端。同时他也特别重视书法内在之“意”的深度开掘,其作品,有的基本点线中就有着微妙的细节处理;而有的表层意义之下隐匿着思想的潜流。作品中书法的“诗”味让人得到审美的轻松感,而书法的“思”性让人获得哲学的沉重感。“诗”之轻与“思”之重如阴阳二极构成审美的磁场,放射出艺术的魅力。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0)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1)

我是从《书法报》和《水墨印象》相关纸质媒体上才读到朝晖书法作品的,心动后给他打了电话,他于是寄来了他的作品集。从朝晖作品中我感悟到:他始终不乐意将自己固定在一片狭窄的艺术地带,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现代社会风云中,朝晖已摒蔽因外来的诱惑所滋生的忐忑不安的心境,在书画艺术的百花丛中豁然展开一种博采众长的胸襟,更能在物质生存的大搏弈中毅然抱持一种精神至上的心态。正是因为他对艺术的执着,天生的悟性和对精神的抱持,使之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催生并强记了两个审美亮点——“诗”和“思”。这实际上也是任何一个书法家想在书法艺术的大千世界中,拥有一席之地的明智选择。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2)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3)

若要问朝晖书法艺术神采的秘诀:一言以蔽之,幽玄妙思。朝晖在追求书法艺术过程中:“书法思路清晰,技理并重、修养全面,主张艺术创作以自然为上,深知优秀的作品应是人的生命力量、精神品格、审美情趣、气质心绪的物化。因此他博采众长,从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从自然山川、社会生活中感悟人生,使书之‘小道’通于人生‘大道’(孙伯翔语)”。他作为一名青年书法家在以自己至真至诚至情至逸的睿智、悟性、慧心中,开启着书法艺术的真谛之门。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4)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5)

写到这里我想起 “禅宗书法”。禅宗书法的审美是多样丰富的,或清约、或奇崛、或诡谲、或狂浪。然而在风格多样化的形式中,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大抵还是一派文雅之气以外的激荡生犷之意。是的,在朝晖的书法创作中,最能代表他风格水准的亦当是盘旋回复的行草书。盘旋回复之美在表层上是张狂,跳跃的,其实这种美在内理上俨然体现的是技巧的正统与风格的庄严。朝晖的隶书也很别致。其隶书师承金农“渴笔八分”(漆书),横画粗重字呈纵势,用笔迟涩,墨色凝重,且多处运用飞白笔法。其厚重之中体现出虚穆与灵透,严整方正之内又不失于呆滞和刻板,用力质实,着意清空。再配以空灵潇散的行书署款题跋,的确十分和谐,既庄重典雅、又朴拙自然。可谓“质实”与“清空”兼得。这不能不使我想到僧人抄经之“苦行”,也不得不使我佩服朝晖的苦修和悟性。诚然,朝晖书法创作的成功肯定不能脱离“笔势、神采、造型”等无法回避的“基本素材”,殊不知在这些“基本素材”的背后还明显地隐匿着他从禅宗佛理中修成的至高心性。在禅宗文化中,安贫、守寂是此中精神为核的主要组成,这些理论在朝晖的作品中可以觅及。当然朝晖毕竟不是禅僧,他“修德以立身于世,修身以慰籍心灵,修艺以贡献社会。(王朝晖语)”所以他的书法创作虽然在文化品格上与禅宗的精神一致,却一点不似某些禅僧书法那般有枯淡的绝尘意味,展示给读者的是一派古雅沉雄之风,充满了人间气息的郁勃的诗情画意和生命张力。行文至此,一位哲人的话忽然涌上我的心头:“艺术与宗教最为相近,谁能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自然就会踏上艺术的通途。”这话仿佛为朝晖的书法创作作了一个最切实的注脚。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6)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7)

简约并不简单,隐匿并不隐晦。禅宗讲究心悟、艺术诚然如此。我预见朝晖在今后的书法历程中,会一边“悟形”——“悟”出简约的“形”,“悟”出富有“诗”味的“形”;一边“悟意”——“悟”出新颖的“意”,“悟”出具有“思”性的“意”。那么其作品的点线会将更显蘸情,意韵会更为高古,书法艺术定会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8)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19)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20)

单福才书法欣赏(陈劲松点线含情)(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