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的历史悠久,所以文化底蕴非常之深,也丰富多彩。

光是人去世后的葬法,就千奇百怪,多种多样,每一种都具有自身的特色。

之前和大家分享的大多是土葬的丧葬礼仪,而今天打算来和大家分享一种相对土葬来说,比较冷门的葬法——石棺葬!

一起来看看,为何农村普遍采用土葬,而非石棺葬的原因吧~~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1)

何为石棺葬?

石棺和木棺一样,其实都是一种葬具,只是制作的材料不同。

土葬用的木棺是用一些上好的柳木等木材做成的,外面还要漆上黑色或红色的油漆,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证棺材腐朽的更慢。

不过比较穷的人家,能做一口棺材就已经不错,外表是否漆一遍并不在乎,不过大多农村用的,还是漆过的木棺。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2)

而石棺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毕竟这种棺材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及铁器时代才流行。

那时候祖先们的很多用具都是用石头做的,当然也包括下葬的棺材。

不仅在华夏文化里,在古埃及中,法老也有用石棺的。

以石棺为葬具下葬的葬法,就叫石棺葬,而墓地则称为“石棺墓”。

石棺主要由石板、石块建成,讲究的还会在上面雕刻精美的图案进行装饰。

虽说石棺距离咱们现在比较远,不过在藏彝羌走廊与西南地区都有这种葬法,分布还是广泛的,还有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也有发现类似葬法。

国外包括朝鲜、日本、印度、西伯利亚等地也有这种葬法的痕迹,还有欧亚一些草原的游牧民族,也沿用这种葬法。

有报道说,至少在14世纪都还有地方使用石棺葬。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3)

石棺其实是和人居住的房子比较相似的,农村以前的老房子大多是用石头砌成的,比如我老家的就是。

父辈们为了节约钱,就自己到山上开采石头,给它凿成方正的形状,用烧煤生下的灰做粘剂,一点点垒成高大的房子。

其实用石头做的房子,比用砖块做的更结实,毕竟石头的硬度比较大。

而且农村盖房子用的石头,都是比较坚硬的,而非比较粉的那种石头。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4)

所以石棺的做法,其实就是在效仿生者居住的屋子,其实更贴合农俗文化。

但为何农村不选择石棺葬而是用土葬呢?个人觉得有三个原因!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5)

一、制作麻烦

上面说到,石棺是用石板和石头做成的,大多是周围用石头砌成,底部和棺盖用石板铺成。

说起来简单,可真要制作却不简单。

首先就取材上就是个难题,因为暴露在表面的石头大多比较粉,不结实,不适合用来建石棺。

只能开采埋在土里面或硬度较大的石头来砌,这已经很麻烦。

而现在哪怕农村都不能非法开采,不像我爸妈那个年代,家家都可以到山上开采石头开垦土地来盖房子。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6)

石板也是如此,要求比较高,不然影响质量,塌陷进去就非常不好了。

再就是,做石棺的技术逐渐失传,没有匠心独运的技术,做出来的石棺肯定丑却不适用。

还有就是,石棺相对木棺来说,更重一些,下葬时也比较麻烦。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7)

二、容易爆裂

一些记载中,进行石棺葬时,需要逝者亲属在落葬的石穴里焚烧一些黄纸,作为暖穴。

表面看这是一个葬俗,但其实是为了避免热胀冷缩,内外温度影响而让石棺产生爆裂。

这也算是石棺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虽然烧点黄纸有作用,但也并非完全解决了石棺容易爆裂的弊端。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8)

二、容易超时长虫

在农村住过石屋的人肯定就有印象,用石头砌成的墙壁,遇到屋外温度很高时,石头墙壁会出现水珠。

而用石头做成的石棺,尤其是很大面积的石板棺盖,更容易渗出水来。

这就很容易导致棺内潮湿,一潮湿就容易长出虫来,人们会觉得对逝者也不太好。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9)

虽然下葬时,亲属会在石穴底层撒些福荫土,以防潮湿生虫,但石棺本身的缺陷还是很难改变。

而且现在的石头资源其实并没有以前丰富,哪怕放开了开采,也很难选出合适的。

而且也不可能放开了开采,毕竟开采石材还是比较破坏土地和周围环境的。

综上说到的3个原因,是农村不用石棺葬的原因。

不知此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特殊的葬法呢?又有哪些猎奇的葬俗呢?欢迎留言交流吧~~

潮湿的墙壁容易长什么虫(但易爆裂易潮湿长虫)(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