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时常爆出各种有关大学学生会的负面新闻,“官本位”思想、狐假虎威、美玉学姐等等字眼经常和大学的学生会相伴相随使得学生会在大众心中的形象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大学到底要不要加入学生会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学到底要不要加入学生会呢(应不应该加入学生会)

大学到底要不要加入学生会呢

近几年来,时常爆出各种有关大学学生会的负面新闻,“官本位”思想、狐假虎威、美玉学姐等等字眼经常和大学的学生会相伴相随。使得学生会在大众心中的形象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都感到无奈,怒其不争,真可谓是一颗老鼠—搅坏一锅汤。

学生会是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的学生自治组织。

首先来聊一聊应不应该加入学生会这个问题

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觉得加入学生会的这三年多的时光是很有意义的。从最开始的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到一步步的自己能够策划一个活动,带领一个部门、进入主席团,这个过程中收获是很多的。

对于学生会,我从来都认为,不是说她能带给你什么,而是,你能够从这里获得什么以及你能借助这个平台得到怎样的发展。

进入学生会以后,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要联系各个部门或者是各个社团,逐渐逐渐的从原来的不善言辞,慢慢的敢于跨系跨校的去合作交流,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这确确实实对于我个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学生会的这三年多,我带领创建了系部的公众号,组建了学生会新媒体中心,也是因为学生会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创建了一个学生社团。同时,借助这个平台的优势,我能够争取到去江西井冈山、河北狼牙山等地开展红色实践的机会。

正是借助一次次活动的机会,我才渐渐明白了一个活动应该怎么样去策划、组织,需要考虑什么。让我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带领一个团队,怎么样带好一个团队。更让我深刻记住了,做任何事都一定要有两手准备,万万不可毫无准备。

论心而论,因为加入了学生会,才有很多机会,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朋友,大学这几年有幸和伙伴们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成天在宿舍里待着虚度光阴。

另一方面,借助这个平台,实话实说在评价评优等方面其实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在此,我只是讲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学习成绩要优异,只有跨过了评价评优的标准门坎,你的优势才能够得以显现出来。这里的优势,我会在下文中再说明。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加入学生会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请,至少,也是有所付出有所回报的。

学生会真的像网上描述的那样吗?

高校的学生会这几年在网上的风评很差,尤其是在一些问答平台,大量的负面评价。最多的就是仗势欺人、官本位、狐假虎威等评价。

但是,就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而言,对于学生会,应该全面的去看待、去评价。不能将极少数的院校学生会的问题,以偏概全的去否定很多人的踏实工作。

大家可以想一想,全国几千所高校,这其中必定是会有一些疏忽管理、怠于管理的情况存在。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我所在的学校的学生会是比较风清气正的,换届、活动等各方面都做到了相对的公平公开。而且我们也不允许去到校外拉赞助来举办活动,这是绝对禁止的,所有活动经费都由学校提供或者组织内部通过项目筹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黑幕”的存在。

你说完全的公平公正存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大学虽然是象牙塔,是进入社会前的一道缓冲,但也是一个小社会。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学生会的工作中,包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存在着人情世故的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会受到校外的社会关系的影响,这些都是可能会出现的,具体的情形在此就不再详细描述。

在上文中我提到了“优势”,就是在于这里的“人情世故”。其实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因为在学生会的原因,你需要经常的和老师们接触、沟通,自然而然的就和院部、系部的领导、老师熟悉。俗话说的“熟人好办事”,你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的过程中,自然就有了一定的优势。

写到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吧,本文当中提的仅仅是根据我自身所处环境说得出的感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情况。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努力的人, 有了学生会这个好的平台,还需要抓得住机会,做好准备才行。

在学生会的经历教会了我,很多时候的发展,就在于那“第一印象”,学校的社会关系相对来说还比较单纯,或者说,学校的大门就像是一个滤膜,将大多数的社会杂念都过滤了,那为何不趁着有这样的中间地带,提前适应一下未来将要踏入的社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