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笔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的整理资料(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堂笔记)(1)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的整理资料(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堂笔记)(2)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的整理资料(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堂笔记)(3)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的整理资料(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堂笔记)(4)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的整理资料(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堂笔记)(5)

二、预习思考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骨。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青山处处埋忠骨”是说无论以哪一处的青山都可以埋葬烈士的遗骨,让忠魂长眠于地下。毛主席借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表明心志,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伟人的伟大胸怀。

三、核心素养

人文素养:责任、担当。

语文素养:通过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一代伟大毛主席的内心情感。

四、词语

拟订 参谋 损失 锻炼

眷恋 奔赴 特殊 尊重

签字 情不自禁 慰问

繁忙 下意识 姓彭

瑞雪 搞怪 革命

五、近义词

拟定~拟订 眷恋~留恋

踌躇~犹豫 黯然~暗淡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六、反义词

繁忙~清闲 牺牲~保全

踌躇~果断 眷恋~厌恶

情不自禁~无动于衷

七、课外拓展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

“青山处处埋忠骨”,没有成句。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杭州西湖岳山庙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骨铸佞臣。”毛泽东《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显然“青山处处埋忠骨”是根据这些诗句画出来的。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末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龙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马革裹尸”是成语,典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女子手中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