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黑马看球原创

原足协秘书长刘奕被查,又将在中国足坛掀起多大的滔天巨浪呢?从当年那个连签字权都没有的“拼份经纪人”。到后来几乎是“一人之下”的足协高层,又是谁把他推上宝座,又让跳进火坑的呢?

从“二道贩子”起步

刘奕在中国足坛的第一个身份是经纪人,并且贯穿了他职业生涯始终。但大家不熟悉的是,早年间他只是一个“拼份”的经纪人,因为没有国际足联的“金牌证书”,所以只能和有证书的正牌经纪人合作。形象地说,好比转会市场上的“二道贩子”,必须要和一手经纪人合作才能完成国际足联认可的正式转会合同。

脸与身高不符刘奕君(谁把刘奕推上宝座推下火坑)(1)

正式持证前,刘奕还只能和正牌经纪人拼份

很多媒体报道过,刘奕在1998年首次作为经纪人,为前卫寰岛引进了南非外援马克,随后进入足球圈。不过2001年发生保加利亚外援米伦“一女两嫁”事件——原来要转重庆力帆,后来披上了国安战袍。时任重庆力帆总经理石雪清当时向媒体表示:“如果任由刘奕这样的经纪人在中国足坛恣意妄为的话,对中国足球害莫大焉!”

当时刘奕还没拿到FIFA的证书,他回应的说法也是保加利亚经纪人所为,他并未从中作梗。从当时刘奕的能力和情况来看,这种说法应该是可信的,因为当时的他恐怕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本兴风作浪。有意思的是,二十年后,作为中国职业足坛元老级人物的石雪请复出,而当年被他怒斥的“二道贩子”已经荣升足协秘书长,江湖故事也许又续写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新篇章。

脸与身高不符刘奕君(谁把刘奕推上宝座推下火坑)(2)

公认刘奕还是很聪明的

2004年,是刘奕作为经纪人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时间点,他拿到了国际足联认证资格的经纪人证书,从此可以独立承担转会业务,不用再和持牌经纪人拼份了。尽管他已经完成了不少单转会业务,但是从资历和经验来说,当时他还算不上大牌经纪人。和他同时拿到FIFA证书的这批经纪人,俗称“黄埔二期”,里头有姚明的经纪人陆浩,更早的一期里面有中国足坛最著名的塞尔维亚系经纪人温嘉庆,还有兼职申花顾问的张德发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拿到FIFA证书前两年,大概在国足参加世界杯前后,刘奕曾接受过一家体育专业杂志采访,报道的题目是《“我一定要成为最好的”——访体育经纪人刘奕》。文中刘奕透露一定要在体育经纪乃至体育圈干出一番事业的野心,这也是他日后“出人头地”的原动力之一吧。

向上社交 成为“G7联盟”小诸葛

刘弈是怎么起来的呢?主因自然是他通过经纪业务不断发展壮大,从而获得了更多更高的人脉和钱脉。04、05年左右,中国足坛发生了一场“G7革命”,大连实德徐明、健力宝张海等人不满足协和联赛,打算“另立山头”,凭借资本力量重组中国足球。在这场风波之中,刘奕担任了G7这边的智囊,或者说是军师角色。

如果说当时辽足老总张曙光博士是G7的大智囊,那么刘弈刘海归算是G7的小诸葛。刘奕当时推崇的主要观点就是要重新设计中国的联赛体系和制度,借鉴足球先进国家的经验。当时G7联盟还请来了著名的德勤事务所作为高参,应该也是刘奕操办的。当时刘奕的观点,这和他前两年作为足协秘书长的观点还是一脉相承的。重建联赛的主张,恐怕也是他被高层看重的重要主张之一。

脸与身高不符刘奕君(谁把刘奕推上宝座推下火坑)(3)

同G7的向上社交,埋下了刘奕日后福祸的根源

如果没记错的话,刘当时强烈建议要设立“职业裁判”。除了这个建议,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时刘十分低调,十分谨慎地甚至是刻意地躲避媒体的镜头和关注,尽管表面上十分光鲜——西装革履,头发抹的油光锃亮。可能当时他既想同这些中超豪门的话事人发展业务,也不想同足协这边的“保守派”切断联系,因为毕竟花落谁家,尚未可知。

对于刘奕而言,和G7联盟大佬的结交,可以用现在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形容,叫“向上社交”。由此他获得了不少向上的人脉和通路。据知情的朋友透露,日后他在中国足坛的荣升,有一条极为重要的人脉便是在当时打下基础的。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

其实二十年都没到,刘奕坐上了足协秘书长的位置,应该说和他当年在G7风波中的表现和主张不无关系。这两年他在足协任职期间的表现和业绩,现在颇为受人非议,而他的经纪人背景更是被人屡屡指责。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经纪人的目标就是“赚钱”,天生的逐利性决定了他的行为和方向。

不少媒体报道,称刘奕担任足协高官后,多次向俱乐部推荐用人,或许也就是经纪人逐利本性的体现,也可能是对他当年在足协办事时“饱受欺辱”的一种清算吧。当年刘奕即便拿到了国际足联证书,持证上岗之后,在当时足协高层甚至是普通工作人员面前,还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足球掮客。如今,当年的足球掮客居然坐到了当年呵斥他的人的位置上,甚至更高的位置,他的内心世界肯定是无比舒畅,应该还有种翻身做主的痛快吧!

脸与身高不符刘奕君(谁把刘奕推上宝座推下火坑)(4)

放眼国际足坛乃至世界体坛,几乎找不到经纪人转岗协会高层的例子。这些治理机构的高层要不由运动员镀金而成,或者由律师转岗而来。国际足联对于经纪人的任职有严格的限制。即便不是在职的经纪人,也都因为职业关系而无法,或者不能担任足协管理岗位。这等“天条”在中国足球又被打破纪录,实在是反映出中国足球的荒诞不羁。记得当时就有不少足协内部人员评论——这下有好戏看了!果然,四年不到,一场大戏开锣了。

某种程度上,把刘奕推上足协秘书长宝座的人,也就是把他推下火坑的人。这个道理和规律很明白,也很浅显,但就是在中国足坛行不通!刘奕接受调查,究竟会牵出多大风波,这要靠官宣说话。但是中国足球如果屡教不改,屡屡干出违反常识和规律的事情,那就永远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刘奕其实也是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