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们常常将美好的春天作为创作的源泉,缔造了许多不朽名篇静心聆听这些以春为题的经典之声,心中的春天一定会如约而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你们有没有听见什么美妙的声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你们有没有听见什么美妙的声音(那些令人沉醉的)

你们有没有听见什么美妙的声音

音乐家们常常将美好的春天作为创作的源泉,缔造了许多不朽名篇。静心聆听这些以春为题的经典之声,心中的春天一定会如约而至。

门德尔松《春之歌》门德尔松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在他创作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中,就有一首表达春日欢快景象的《春之歌》。这首曲子的曲式化繁为简,仅以简单的装饰音作为点缀,突出了钢琴灵动的音色,令人联想到以轻快的步伐在乡间清澈的河道边漫步的经历,心情也随之明朗了起来。

贝多芬《春天奏鸣曲》贝多芬的一生无疑是与命运不懈抗争的一生。即使在正值壮年时就饱受耳疾的困扰,但他依然发挥自己的创作天赋,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经典作品。以《春天》命名的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向多次资助自己创作的一位伯爵献上的作品。《春天》这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是人们在贝多芬逝世之后加上的。在钢琴的衬托下,小提琴声如清泉流水般汩汩涌出,那充满希望与欢乐的感觉,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象。

德彪西《春天回旋曲》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虽然德彪西本人并不赞成将“印象主义”的标签运用在自己的音乐上,但他借用印象派绘画的技法,以形象的音乐来描绘大自然,开创了印象派音乐语汇的先河。管弦乐组曲《意象集》的第三首《春天回旋曲》打破了音乐家描摹春天的惯常方式,用德彪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画家喜欢采用色调对比和明暗变化一样,音乐家也喜欢摆弄不协和音,把罕见的音色熔于一炉”。可以说,这部作品生动地诠释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也让人们通过音乐的形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春天。

奥尔夫《布兰诗歌》之《在春天》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在布兰修道院所藏的数百首中世纪诗歌中,撷取了24首诗歌,创作出了著名的交响合唱作品《布兰诗歌》。在耳熟能详的《噢,命运女神》之后,便是悠扬婉转的第一篇章《在春天》。从合唱曲目《春之笑靥》《看哪,迷人的春天》,到男中音演唱的《太阳照耀万物》,聆听着被深情吟唱的动人诗词,万物复苏的春天仿佛尽收眼底。

拉赫玛尼诺夫《春潮》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拥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春潮》创作于1896年,当时俄国正处于十月革命爆发前的至暗时刻。为了鼓舞人民的士气,拉赫玛尼诺夫一扫其作品中的忧郁气质,充满活力的旋律展示出了春雪消融时的生机勃勃与积极乐观。

(摘编自“上海歌剧院”公众号)

来源: 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