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孔子我们首先都会想到他是圣人、天纵之圣,是万世师表。确实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就被官方尊为圣人,虽然有过跌宕起伏,但从历史总体上来看,可以说孔子一直处于崇高的位置上。

这一方面使得儒家思想与其他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相比传播地更深更远,但另一方面也把孔子与常人的差距变得遥不可及。

现在人们对孔子的思想只是远远望去,普遍认为孔子思想博大精深,非常人所能及,可能连孔子本人都会想"我怎么会成为圣人呢?",这就将圣人在某种程度上神化了。

孔子人生的七个境界(圣人是人而非神)(1)

孔子

1.朴实无华不枯燥

读《论语》我们会发现,《论语》中使用的语言平实朴素,讲的道理也贴近生活、生动具体,是每个人都能够也都应该做到的。

比如我们熟知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人生的七个境界(圣人是人而非神)(2)

就是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不断的温习,并且要落实到自身,用自身实践去验证所学,所以这里的"习"不只有温习的意思还具有实习的意思。

另外儒家讲的"学"也不单单是指学习书本知识。更根本的是提高自身的道德品格,从而体会到因自身得到发展从而油然而生的喜悦,道德修养提高了,人们自然就喜欢和他交朋友,朋友从远方来拜访的绝对不会是道德败坏的人。

第三句讲的则是一个例外,虽然道德高尚,但却鲜为人知,能在这种情况下坦然接受的人就是君子,这乍一看觉得一般人怎么可能办得到,但"学"的目的是提高自身、发展自己的为己之学,不是学给别人看的,既然是为己之学,那么别人不了解我怎么会心有不平呢?

2.学而知之

孔子人生的七个境界(圣人是人而非神)(3)

《论语》开篇第一个字就是"学",足以见得孔子对"学"的强调,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比如"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正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经历中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再比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圣人也是肉体凡胎,也是只有通过"学而知之"才能成为圣人的,所以我们不能只对圣人报以仰慕的心态,圣人之所以为圣才是我们要去学习的。

3.不奢不俭,宁俭勿奢

孔子人生的七个境界(圣人是人而非神)(4)

圣人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清静寡欲。从"一箪食,一瓢饮"就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生活方式绝非像释氏崇尚的枯槁山林般的空寂,而是拥有基本物质基础的朴素现实,但他当然也不提倡绝对的节俭。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可以看出孔子反对奢侈,但也不提倡节俭,但是两者一定要选其一的话那么就选择节俭,注意在孔子这里奢侈与节俭都是不合乎道理的。这里体现出中庸的思想,奢是过,俭是不及,过与不及均是对中的违背,但是与奢侈相比节俭的危害要小得多。

4.静中求乐

孔子人生的七个境界(圣人是人而非神)(5)

与佛道相比,孔子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特别是现世价值,强调积极入世的态度,孔子从来不讲轮回、来世,因为这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消极的心态。

为什么要轮回?因为人世间充满苦,佛教讲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苦,只有抛弃情欲认识到世间的虚幻,才能摆脱苦恼达到轮回。

至于道,首先要区分道家、道教、道学,道家一般指老庄建立的哲学思想体系;而道教则以道家部分思想为依据,特别是对《老子》的创造性解读又吸收佛教等其他思想的部分内容而形成的追求得道成仙、延年长生的一种宗教;道学是指北宋周敦颐、张载等人开创的理学体系,是对儒学的恢复。道家思想过于幽隐玄妙、高深莫测,虽也具有朴素的道理,但知之维艰,不像《论语》般朴素。

孔子人生的七个境界(圣人是人而非神)(6)

原始道教则走向神秘主义,"我命由我不由天"认为只要修养得当就可以长生不老,这里虽然表现出人在天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但也体现了对死亡的恐惧。

而孔子从来不讲来世,他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要把现实的人生路走好,对于现实还有不恰当之处,哪儿有心思去考虑死亡,这也照应了《论语》开篇的"说"与"乐"彰显儒家积极入世的品格和超越生死的洒脱态度,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宰,从而实现人的本质倾向,真正成为人。

这里并非说佛道不好,而只是说明孔子提倡在敬畏之中保持乐观心态的一种人生品质。

孔子人生的七个境界(圣人是人而非神)(7)

5.平常心下看圣人

孔子只是说明了人们在生活中所应该共同追求的合乎道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平实可行,并且不依赖于任何超自然的力量,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说圣人不是神并不是贬低孔子的地位,而是从某种角度上拉近孔子与常人的差距让我们去履行这合乎道理的生活方式。

另外孔子也并非没有过错,他的思想在今天也并非完全正确,但绝大多数仍然符合现在的文明标准,或者说现代文明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儒家道德规范,那剩下的就是去实行。

既然知道它是正确的,那么就要即知即行、且知且行,做到知行合一,虽不一定能成圣成贤,但不至于误入歧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