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N年前的网络上,总会出现文艺青年和普通青年之差别的段子。

有个段子是:一杯牛奶泼到桌子了,普通青年想的是拿抹布把桌子擦干净;

但文艺青年看到这乳白色的液体飞溅会很感伤,因为想起了青春的流逝。

这些段子营造了一种感觉:爱文艺的,都不是什么普(zheng)通(chang)人。

推荐一部关于公交车爱情电影(豆瓣评分8.1的佳片)(1)

可我却认为,文艺不是什么应该束之高阁的东西。它和“普通”,是可以兼容的。

接下来,说一部比较冷门的电影吧,叫《帕特森》(豆瓣评分8.1)。它讲的是一个普通的、文艺的男人的故事。

电影中男主帕特森作为一位公交车司机,驾驶途中总是默默听着聊天声,透过车窗观察前进、后退中如幻境般的城市,诗句就从心中一点点涌现。

推荐一部关于公交车爱情电影(豆瓣评分8.1的佳片)(2)

于他而言,火柴是诗,月光下爱人的身体是诗,他在路上行走的状态是诗,流逝的时间是诗……

诗意与他的生活浑然一体。他反复咀嚼着生活的谷粒,直到它变得黏稠而微甜。

片中有帕特森在记事本上缓缓写下诗句的样子,他的面色始终沉静而从容,钢笔划过纸页沙沙响,那些句子便随之流动开。

他这样写公交之旅:穿过,数以千亿计的分子,移开一边,为我开路;而在两边,更多的数以千亿计的分子,停留在原处;

推荐一部关于公交车爱情电影(豆瓣评分8.1的佳片)(3)

他写俄亥俄蓝头火柴上的包装:字母排列成一只扩音器的形状,好像在对全世界大声说,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火柴,世上最精美的火柴就在这里,如此肃穆且猖狂。

我想,正因为帕特森沉静从容,诗意才没有只存在于远方的田野,而是存在于最平凡又最熟悉的日常之中。

反过来讲,他之所以能够如此从容,是因为最普通最熟悉的生活细节,于他已经是诗意本身。

推荐一部关于公交车爱情电影(豆瓣评分8.1的佳片)(4)

令我感到非常欣赏的是,这位爱写诗的司机根本不像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文青那样,专注于沉浸在与世隔绝的自我世界里。

无论是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对女友、对狗,他都以一种无比踏实的态度去面对。

他的生活规律、守序,每天都开着公交车行驶于固定路线。虽然会随身带一本本子以便记下灵感,却并不追逐成名成家。

帕特森的女友劳拉,是位热爱变化、富有想法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也是这位诗人长时间里的唯一读者。

看电影的时候,总有些担忧,生怕他们会因个性、爱好等原因而无法继续相爱,直到后来才发现编剧没打算这么写。

推荐一部关于公交车爱情电影(豆瓣评分8.1的佳片)(5)

很喜欢看电影中,结束工作的帕特森一回到家,劳拉就欣喜地告诉他自己在窗帘上画了图腾。然后帕特森说,喜欢这上面每个圈都各不相同。

还有劳拉在猜中帕特森的诗中有形容火柴像扩音器后,就开心得如同最美的宝藏被男友挖掘……

相处中,他们彼此深爱,从不吝于表达,且保持着各自的爱好和独立。

而非像一些人误以为的那样:文艺的人们,总是悲观消极、避世多疑、孤僻忧郁、难以沟通的。

推荐一部关于公交车爱情电影(豆瓣评分8.1的佳片)(6)

因为这部电影,我又想起了水木丁在《承认吧,其实你们喜欢文艺青年!》中写下的文字:

推荐一部关于公交车爱情电影(豆瓣评分8.1的佳片)(7)

他们可能是农民工,是售货员,是学生、老师或者无论做什么职业的人,但他们骨子里都是“文艺青年”,他们潜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做些日常的工作,过平常的日子,但他们的心里永远有对艺术的热爱和渴望,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卡车司机,那个手机销售,即使不上台,他们气质上看上去也有点不一样是吗?好像身上总有一点别的什么。是的,因为他们是文艺青年卡车司机,文艺青年手机销售。

作者:在公交公司上班的文青肖大虫、没看过这部电影却想写点什么的肖大雨


《半生缘》悲剧:沉迷于欢场的男人,总比风尘女子,显得有道德

王力宏凉了,令陈冠希火了,可不是好事

她4岁遭性侵,5岁行割礼,后成为世界名模,为终止暴行而疾呼

当陷入真爱,2位性感尤物的身体,都令他无动于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