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饮料瓶上标明的各种添加剂含量你相信吗?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小,尽管国家标准有严格限量,但很少有人知道,喝酒喝饮料的时候到底喝了多少防腐剂、甜味剂……

浙江树人大学教授陈梅兰主导的一项课题,有望让有关部门和机构检测饮料里面各种添加剂含量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同时降低饮料行业的生产成本,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这项“柱切换离子色谱技术检测水和废水中营养盐离子的应用研究”不久前通过了结题验收。

饮料中的人工添加剂的危害(这项研究让饮料添加剂检测时间缩短一半)(1)

据介绍,饮料主要由饮用水及果汁、蔬菜汁或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抽提液及各种添加剂组成。添加剂主要含甜味剂、食用色素、乳化剂、起泡剂、稳定剂和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饮料的保质期,被广泛添加使用。苯甲酸、山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是使用最广泛的防腐剂;糖类既是生命体的基本原料和主要结构成分,也是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主要的能量来源,更是饮料的呈味物质。但过量食用糖类不仅会使人发胖,同时还会诱发其他疾病,因此安赛蜜、糖精钠等甜度高、能量低的甜味剂被用来取代糖类。

饮料中的人工添加剂的危害(这项研究让饮料添加剂检测时间缩短一半)(2)

然而,许多研究表明,人体食用过量防腐剂和甜味剂等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我国对防腐剂、甜味剂等使用限量有严格的规定,但一直以来由于现有的技术所限,有关部门和机构对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需要分别检测,时间长、效率低、费用较高,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方法能同时测定糖类、防腐剂及甜味剂等。

饮料中的人工添加剂的危害(这项研究让饮料添加剂检测时间缩短一半)(3)

浙江树人大学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利用阀切换方法同时检测防腐剂、甜味剂和糖类的方法。方法的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分析准确可靠。这种方法的整体性完整,重现性理想,回收率高,测定数据准确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饮料行业、生物医药中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或最终成品的成分检测。

记者了解到,陈梅兰和她的项目组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还开展了其他一些研究,如: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丽果粉中的莨菪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离子色谱分离保留因子计算定性分析低聚壳寡糖的研究;离子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化妆品中磺胺类物质; 磁性固性微萃取串联质谱法检测海水中三氯苯酚;官能团保留指数鉴别掺淀粉糖浆蜂蜜的研究等。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金乐平 通讯员 周丽敏 朱小嫣)

编辑:王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