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侯景一生两个重要成就(这个冷门皇帝的一生)(1)

(梁武帝萧衍 画像)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属中国南北朝时代。

江南,荆楚一带,南梁武帝萧衍已经执政有三十二年,国家正在朝着一个趋于平静的方向发展下去。

而在北方草原,北魏政权却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北魏朝堂之上,皇权旁落,而掌握大权的朝臣,有两位,一位叫做高欢,一位叫做宇文泰。

高欢看宇文泰不顺眼,宇文泰瞅高欢也不服气。

两位大臣在朝堂上争斗日久,都想把对方的气焰压下去,但较量来较量去,愣是谁也扳不倒谁。

既然不能在北魏朝堂上一决胜负,两人决定,带领自己治下的势力,脱离北魏,自己单干。

由此,北魏开始分裂。

高欢同志领着北魏皇室,即孝文帝元宏的孙子,元善见,在河北邺城另起炉灶,成立了东魏。

宇文泰则领着另外一位北魏皇室,即孝文帝元宏的曾孙,元宝炬,在长安建立了西魏。

枭雄侯景一生两个重要成就(这个冷门皇帝的一生)(2)

(高欢 雕像)

故事背景交代完了,我们要来介绍一下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即梁武帝萧衍的儿子,梁简文帝,萧纲。

主人公是萧纲,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提到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侯景。

候景,字万景,山西朔州人。

侯景同志呢,生来彪悍勇武,领兵打仗很有两把刷子。

这位候同志原本供职于东魏政权,是东魏的一员虎将。

侯景作战勇猛,是不世出的优秀将领,但东魏的管理层们对他却十分忌惮。

原因无非一点,侯景手里有兵权,不仅有兵权,还统辖着不少州府城池。

在东魏高层的眼里,侯景是良将,但同样也是猛虎。

对侯景来说,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枭雄侯景一生两个重要成就(这个冷门皇帝的一生)(3)

(侯景 形象)

自己天天出生入死,替东魏南征北战,结果换来的却是忌惮和怀疑。

侯景不干了,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连人带兵带着城池投诚了西魏。

侯景的想法很简单,公司对我不厚道,那我就换一家公司呗。

反正工资照发,给谁干不是干?

但让侯景没想到的是,事情还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真心实意地投诚西魏,几乎把身家性命全都交出来了,但西魏的答复却只有短短的六个字:

我再考虑考虑。

西魏的高层们脑筋动的很快,东魏视你为豺狼虎豹,我们西魏怎么可能把你奉为上宾?

你有人有军队,实力强劲,要是贸然把你放进来,你万一心怀不轨,造反生事怎么办?

侯景啊侯景,非你不忠,非我不明。

你的才华在这里,我的天下也在这里。

结果,侯景热脸贴了冷屁股,在西魏结结实实的吃了一顿闭门羹。

西魏弃之不用,而东魏弃如敝履。

侯景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这么优秀的人才,居然会混到报国无门,人见人嫌的地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北方草原上正值夏季,水草丰茂。

举目望去,是一片绿色的世界。

倘若春去秋来,野草也跟着重生。

连野草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怎么就要混不下去了呢?

要说混不下去,北方他的确是混不下去了。

因为北方政权除了东魏就是西魏,两家不要,侯景只能去南方。

枭雄侯景一生两个重要成就(这个冷门皇帝的一生)(4)

(南朝梁)

去南方吧,都说南方浪漫,文青都去南方。

自己不是文青,但自己至少心怀理想。

于是,侯景又带着城池兵马,叩开了南梁的大门。

南梁政权,此时执政的皇帝,是武帝萧衍。

萧衍这个人,尚儒,信教,每天除了读经书就是拜菩萨。

人到中年,总会改变。

当年萧衍篡南齐自立的时候,那也是英气勃发,一颗孤胆,风里来雨里去的狠角色,但岁月的侵蚀,已经让他褪去了年少的风华,总而言之一句话,皇帝,老了。

老皇帝对侯景的到来十分开心。

敌国战将来投,又送兵马又送城池,这买卖实在是太合适了。

于是,梁武帝大大方方的接纳了侯景,委以高官厚禄,对其十分重用。

侯景投诚南梁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方。

西魏倒无所谓,反正本来这事儿跟自己就没关系,但东魏很显然坐不住了。

如果光是侯景一个人奔南梁去了,倒也无可厚非,不过一介武人,就算投诚南梁,能发挥多大作用?

但问题在于,侯景是自带干粮投诚,他本人归了南梁不说,他手底下的数万精兵和原本属于东魏的十几座城池也都一并归了南梁。

按理说,事情发展成这样,纯属东魏咎由自取。

枭雄侯景一生两个重要成就(这个冷门皇帝的一生)(5)

(东魏王朝)

人家当初在你手底下兢兢业业打工的时候,你不重用,现在人家奔了新公司,你又眼红上了?难道天底下的便宜都得让你们东魏先占了?

东魏知道自己吃了大亏,于是火速派出使者,出使南梁,并且亲自拜会了梁武帝萧衍本人。

使者表示,东魏和南梁此前,战争频繁,咱们两家总是打架,实在是不应该,所以我们痛定思痛,决定和南梁罢兵言和,化敌为友,咱们以后可以强强联合,相互扶持。

你们南梁搞经济,我们支持经济,你们南梁搞军事,我们支持军事,反正就是你们南梁做什么,我们东魏都举双手支持,打今天起,我们东魏就是南梁最义无反顾的支持者。

萧衍一听,乐了。

这叫什么?

这叫“人在家中坐,好事天上来。”

东魏和南梁接壤,多年以来实在是南梁北方边境的一大隐患,现在东魏主动示好,表示以后不打仗,搞合作,这对皇帝本人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梁武帝当然也十分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或许有免费的午餐,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东魏如此示好,一定是有条件的。

果不其然,使者表示,达成以上所有合作内容的前提就是,把侯景还给东魏。

在政治立场上来讲,侯景是东魏的叛徒,如果自己把侯景还给东魏,无异于是把这位刚刚投诚自己的武将送上了绝路。

但和平建交的诱惑又太过强烈,只要牺牲一个侯景,就能换来南梁和东魏之后长此以往的和平。

梁武帝犹豫了。

他是一个勇敢的帝王,但却并非是一个狠辣的君主。

就在梁武帝犹豫的当口儿,侯景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

侯景有点崩溃了。

自己在东魏打工的时候,赤胆忠心,结果被东魏的高层们排挤,只好投奔西魏。

枭雄侯景一生两个重要成就(这个冷门皇帝的一生)(6)

(西魏王朝)

到了西魏,自己十分真诚,主动示好,结果连西魏的大门都没迈进去。

最后,自己从北方辗转到南方,终于拜在南梁门下,自己抛头颅撒热血,希望可以回报梁武帝的知遇之恩。

结果梁武帝说把自己卖了就把自己给卖了!

自己居然成了两国之间谈判的筹码!

侯景啊侯景!你忍让了一辈子,屈辱了大半生,你真心实意地对别人,可别人都是怎么对你的?

侯景忍无可忍,他长此以往积攒的愤怒终于爆发了。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举兵叛乱,并且一举攻陷了南梁都城建康。

梁武帝在建康城里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就成了侯景的俘虏。

侯景可以说是恨极了梁武帝,他认为梁武帝辜负他的一片赤诚。

但实事求是地讲,侯景还真是把梁武帝给冤枉了。

梁武帝的确是在和东魏进行政治交易,但翻遍历朝历代的史书,包括野史,作者都没有找到过有关梁武帝同意东魏的请求,而把侯景送还东魏的记载。

这也就是说,梁武帝萧衍,在当时并没有下过这样的决定,他没有背叛或者是抛弃侯景,至少在侯景起兵攻打建康之前,萧衍并没有这样做。

只可惜,愤怒已经让侯景失去了理智。

枭雄侯景一生两个重要成就(这个冷门皇帝的一生)(7)

(侯景之乱)

现在,他已经入主建康城,挟持皇帝,成为了南梁的头号重臣。

而那个被侯景以为出卖了自己的梁武帝萧衍,被侯景施以了极为残酷的报复——断水断粮,以至于活活饿死。

故事到这里,基本上这篇文章也差不多就要到尾声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姗姗来迟,正式登场。

梁武帝一死,侯景随即拥立了武帝的儿子,萧纲为帝,史称梁简文帝。

这位皇帝于太清三年,即公元549年登基,当皇帝不到两年,就在大宝二年,即公元551年被侯景废黜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所以这绝对不是我糊弄各位读者,而是这位皇帝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非要在这位皇帝的身上找一点特殊性,那么萧纲身上唯一的亮点,就是他本人是个文艺青年,艺术成就很大。

枭雄侯景一生两个重要成就(这个冷门皇帝的一生)(8)

(梁简文帝萧纲 形象)

这十分可以理解,帝王空怀壮志难酬,只好把满腔的忧愤化为文字。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在盛世之中,帝王是万乘之尊,是神的意志,天是帝王,地是帝王,万物皆为帝王。

皇帝打个喷嚏,地球都要抖上三抖。

他被天下人所瞩目,他也让天下人所臣服。

而乱世来临,帝王的身份则一落千丈,命如草芥。

大臣要压制他,亲族要算计他,群雄要利用他,所有人都发了疯似的想要迫害他。

帝王啊帝王,皇帝啊皇帝,你是历史中多么特殊,又多么平凡的存在。

你在荣耀和耻辱中行走,你在巅峰和深渊里独行。

你主导历史,你见证历史,你也终将,会成为历史。

这就是皇帝。

这就是,中国帝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