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作为古中国最为辉煌的一代王朝,在其数百年的统治间出现了无数震烁古今的人物,其中最多的当属唐代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将唐诗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后世的诗人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望其项背。
唐诗的伟大不仅在于催生了很多闻名中外的诗人,还在于对于诗的各个门类,唐朝都有诗人做到了极高的成就。比如不太起眼的山水田园诗,依然有王维、孟浩然等诗人作为顶梁柱,尤其是王维的诗,至今还被许多人所传唱。
诗人王维
在唐朝的诗人中,王维属于比较另类的一种,无论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李白,还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杜甫,他们的一生都非常想为国家做贡献,想要入朝为官成就一番大业,这和盛唐时期高歌亢进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王维一点也没有想当官的想法。虽然他自幼聪颖在家里人的强逼之下学习四书五经,并且在21岁那年就成功考中了进士,但是他对于当官真的是一点兴趣也没有,最后只挑选了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大乐丞当。
虽然王维在朝中不争名不夺利,但不代表他的性格不正直,王维因为替蒙受冤屈的张九龄辩护而被贬官,对此他一点也不伤心,顺应旨意从中央来到了边塞工作,并且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使至塞上》。
后来唐王朝遭遇安史之乱,王维由于诗名远扬而被迫接受了伪职,后来安史之乱平定后,皇帝本来要治王维的罪,但在大臣们的劝说下只是将王维罢官贬为平民了,没有再过多追究。至此王维就彻底退出了官僚阶级,成为了一介平民。
而成为平民后的王维才迎来了他一生之中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他隐居于深山之中,以消极出世的佛教理念为生活标准,每日除了吃斋念佛外就是吟诗作画,优美的大自然为王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许多知名的诗歌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佼佼者,虽然他的生活理念与唐王朝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但是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理念得到了后世许多诗人的追捧,连大文学家苏东坡都对其诗歌赞叹不已并潜心学习。由于信仰佛教,王维也被后人称为是“诗佛”。
王维最出名的诗
其实王维的诗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篇幅不长,也不会用生僻字,因此现在读来也比较容易理解,介于其用词朗朗上口的特点,许多小学课本都喜欢选王维的诗歌当作教学素材,比如王维最出名的作品——《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仅用了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非常美丽的自然画面,哪怕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首诗的理解难度都不算高,虽然很多人都会背这首诗,但是这首诗的深层次含义你真的知道吗?
比如第二句近听水无声,无论是小溪还是瀑布,靠近的话是一定能够听到声音的,为何作者说没有声音呢?因为这首诗的标题是“画”,既然是画上的水那自然就没有声音了。再深层次的讲,这首诗中还包含了许多禅宗的理念。
佛教讲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首《画》也同样体现了这一思想,流水表面上听起来是有声的,这是它的“色”,但其内在却是空无的,是没有声音的,所以叫“空”,能体会到这一思想境界的人很少很少,所以别看这么简单的一首诗,真正明白的人或许并不多。
能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不着痕迹地暗示禅意与禅趣,这是这首诗最值得深思的一个点,不过对于小学生来说自然是难以理解的,只要能理解表面意思就可以了。王维对于佛学有多么的精深,从这首诗中也是可见一斑的。
《画》的真正作者这首诗的诗歌风格和王维的诗风如出一辙,因此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画》就是王维所写,但是随着历史学家们对这首诗进行考证,却发现这首诗很有可能不是出自王维之手。因为专家们并没有在王维的诗集以及全唐诗中找到这首诗。
《画》的广为流传出现于两宋时期,而宋朝出名的诗人并不多,因此这首诗很有可能是宋朝诗人所写,但由于其太过于不出名,因此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认为是王维的诗,毕竟这首诗的风格和王维实在是太像了。
有学者称这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缩写,他一生就只写过这么一首比较出名的诗,因此被误传是很有可能的。而且这首诗的注释很多都是专业的佛教用语,虽然王维也信仰佛教,但是注释风格却不是王维的习惯。
无论这首诗是谁的作品都不重要,重要地是这首诗所体现出来的境界,我们大部分人或许都能够感受到画中所描绘的美丽世界,却没有几个人能领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高尚境界,即使这首诗不是王维所写,相信王维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结语诗词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但不得不感叹,很多小时候学习的古诗词,我们现在也未必能够完全参透,这才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真正意涵。
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像《画》这样无法确定作者的诗还有很多,还有许多大诗人的诗在流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就失传了,这都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对于现在仅存的诗歌,每一首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研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