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刘方平简介(唐朝美男刘方平)(1)

白雪在初春的大地上褪去了原有的样子,生命的最后一程是水与泥土的胶乳相溶,渗透以滋养万物。

三月,可暖,阳光能摄入心房,融化冰冷,抬眸望穿天际,离人似在天涯,此生念念不忘。

三月,可冷,春雨潇潇,微风吹散薄雾,扬起的青丝缠绕纷繁跌落的梨花,淡淡的寒气浸入肌里,恍若那分别时的严冬。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有没有萧郎,她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被这深深宫墙耗去青春,甚至于都没有反抗的机会。当年,倾城美人王昭君入宫而不得见圣上,日复一日的等待让她觉察到危机,她不能让大好年华葬送在这宫门里,她宁愿和亲匈奴,也不愿老死宫中。出去尚有自由可博,留下只会是无尽的等待,尽管此去匈奴未必就会幸福,但外面的天地更是她心生向往的啊!

都说嫁于王侯是少女们的至高梦想,但是那诺大宫门何尝不是一扇牢门?年轻貌美的女人们一生都在为一个男人勾心斗角,斗得好的是一时盛宠,但伴君如伴虎,一个不小心一夜之间从天堂到地狱也是躲避不及的。斗得不好的就只能守着一方院子自怨自艾,独自看春去秋来、夏热冬寒,一生也休想再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直到红颜迟暮,心心念的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都不会来看一眼……

她们的苦有谁懂呢?终于有一天,他出现了。

他的出场惊艳了整个洛阳,“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他的俊美秒杀当时一众人等,说他有潘安之貌也不为过。本来是要靠颜值的,可偏偏靠才华。他的诗文清新隽永,淡淡几笔便能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动人画面,沉醉于其,不知是在诗中还是在画中。别以为他只会写景,他还善于为深闺女子发声,以她声入己声,不看作者,还以为写诗之人就是诗中之人呢!

唐朝诗人刘方平简介(唐朝美男刘方平)(2)

且看他为深宫小姐姐们写的《春怨》,一时间风靡云涌。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她的命运不能自主,从进宫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她曾因貌若天仙而被陛下宠幸,盛宠至极时,陛下挥金为她盖了奢靡华丽的宫殿,本以为如此甜蜜过一生,孰不知天下美女众多,皆为陛下尔。“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她被陛下遗忘了,遗忘在偌大的宫殿里,没有了感情的装饰,再华丽也不过是冰冷无情的。抬眸,夕阳透过纱窗,火红的云被晕染得分外美丽,但随之而来的是夜幕降临。窗外生机盎然,梨花随着暖风嗽嗽坠落,春已盛,夏将至,无计留春住,也无计留住他的心。曾是谁允诺她的明天,却又不肯留给她时间,梨花落了无数年,也落不尽思念和幽怨。她想问他为何狠心弃她,可是连问的权利都没有,她唯有泪眼问花,花亦不语。

仿佛,花谢花飞花满天,树下的青衣男子怜惜着望向她,无能为力救她出宫门,只能用笔用心为她呼唤。

青衣男子走出花落的世界,脸庞渐渐清晰,当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若问他是谁,他就是考试不如意、从军也没成的美男子刘方平。他最鲜明的标识就是美,在别人那里是羡慕,在他这里就是烦恼。人们关注和议论最多的永远是他的外貌,却忽略了他的才华。所以他要证明自己:我刘方平一定要靠才华出圈。

在人才辈出的大唐风华里,刘方平以闺情、宫怨为主旨杀出一条“血路”,其作品寄景于情,画面感极美。他的《春怨》更是在宫怨诗类一骑绝尘,把深宫女子们的凄楚渲染得淋漓尽致,如同他深深体会过被爱、被宠、被弃、被忘一般。

唐朝诗人刘方平简介(唐朝美男刘方平)(3)

所以,宫怨代言人舍他其谁?

与这首诗的缘分是因为一部小说《寂寞空庭春欲晚》,当时就觉得书名很唯美,特意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出处是刘方平的《春怨》。于是,我把这首绝句抄写在笔记本上,反复吟诵。

虽然刘方平流传下来的作品屈指可数,但每一首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直接提升了我们审美观。

如果你是女子也为情事烦恼,那么读这首《春怨》吧,你会安静下来,对比深宫女子,你会若有所思:原来比爱情还重要的是自由,而你恰好拥有,是何等的幸福啊!

-作者-

冯钦颜,80后的尾巴。一般日常工作者,深爱古诗词,崇拜苏轼。闲暇之时,喜欢写散文,诗歌。自觉文笔还行,渴望在文字中寻找最美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