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的领头羊

高速扩张的猩便利

为何踩下急刹车?

春哥从广州白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看

这都是为何

01 老鼠也褥巨头的羊毛

星期二早上,刚到社区,发现豹便利的无人货架上的方便面,几乎全军覆没,被老鼠给尝遍了!

于是,和刚刚过来的豹便利的运营人员,一起查看受损情况。

猩便利静安寺门店 白云区只是二三四线城市(1)

面,还是老坛好!酸菜面,最受老鼠欢迎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一共有十几桶的方便面,被老鼠给吃过了。有的,只是方便面的桶被咬坏了,有两桶,居然被吃得精光。而且,只吃了面,调料包一点都没有破!

一共就十几桶方便面,居然损失了一大半!

几个月前,才拿到红杉的投资

好像真的是一出“论无人货架的倒掉”,正在上演中一样。

各大科技、财经每天都纷纷发表相关的文章,总的意思就是,这些无人货架在快速扩张之后,在野蛮的爆发式增长之后,运营问题凸显,资金链紧张,新的融资迟迟不到位。因此,不得不停下快速扩张的步伐,恶补运营。

之前猩便利,在全国疯狂的扩张。为了把体量快速的做大,一二线城市的竞争变得激烈了之后,于是迅速的切入了竞争还不激烈的二三线城市。

但在这十来天的“战略调整”期,受影响最大的,也恰恰就是二三线城市。

猩便利一改之前在二三线城市的疯狂布点,紧踩刹车,快速的收缩战线。不但停止布点,很多已经投放的货架也要收回,甚至还关停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业务。

战略收缩直接带来的,还有团队和人员的精简,很多刚刚加入不久的员工,都在深夜收到了第二天不用来上班的通知。

猩便利静安寺门店 白云区只是二三四线城市(2)

G9社区里的猩便利货架

03 二三线城市的白云区

昨天跟一位客户交流的时候,也说到猩便利等无人货架企业,在二三线城市战略的变化。由于他的产品,主要的市场也是内地的二三四线城市,因此我们沿着无人货架事件,聊了很多关于内地市场的特殊性。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身处广州北郊的白云区,有相当一部分区域是城郊结合处,区内的产业也以传统行业为主,跟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有很多的相似性,可以看成是那些城市的一个简单的缩影。

那么,我们来看看无人货架在白云区开展业务,将要面临哪些较为特殊的情况了。

1. 企业的规模较小

在白云区,绝大部分企业的规模都较小,都是不超过100人的小微企业,甚至大部分的企业规模就在三五十人以内。

而在无人货架行业里,大家普遍认为,优质的点位对于投放企业规模的要求是,100人以上。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白云区绝大部分的企业,都不满足投放标准。

但实际情况却是,各个无人货架企业,为了更快的抢占点位,跑在竞争者前面,在前期布点的时候,完全可以用疯狂来形容。重点都放在点位的竞争,而忽视了精细化的运营,投放了很多低质、无效的点位。

就在我们三四十人的G9社区里,已经有了“猩便利、豹便利和便利蜂”三家的货架。在已经有了三家入驻的前提下,果小美等无人货架企业,还跟我们进行过沟通,想要布点进来。

虽然这样的企业,规模很小,对无人货架同样有需求。但是单个企业的市场容量就很小。而单个点,无人货架企业所要付出的成本却几乎相同。相同的成本,收入却低了很多。这样的点,销量很有限,毛利空间也非常有限。

那么,在内地的二三四线城市,主要是哪些企业了?除了国有企事业单位之外,也是以这样规模的小微企业为主。因此,无人货架进驻这些城市,要面临同样的处境,就是有效的、优质的点位很少。

如果想要进驻国有企事业单位,就意味着很高的公关成本、时间成本。

猩便利静安寺门店 白云区只是二三四线城市(3)

G9社区里的无人货架

(由于我们G9社区是一个开放式的社区,园区里其他公司的人员都可以自由的进出社区,所以,实际上社区的货架可以覆盖的人数是超过三四十人的)

2. 员工的信用购物习惯

完全开放式的无人货架,购买和支付行为都是自愿发生,没有人也没有系统的监管,即使把东西拿了不付款,也没人管,是完全的自愿式信用购物。

而在白云区,大部分企业,都是传统的生产或者贸易型企业,比如皮具、化妆品、汽车配件等。

在这些企业里,相对城中心的互联网企业、金融类企业等,员工的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等都相对较低,员工的信用购买习惯还有待提高。而且员工的流动率也较高。

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的流动性,都跟无人货架的货损率直接相关。

比如,一个三五十人的皮包工厂,大部分的员工,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农民工,做的是生产线上的流水工作。如果在这样的工厂里,布置了无人货架,将会是什么情况了?

在这样的企业环境里,放进去没有任何人管的货架,一定会经常出现东西被拿走了但是没有付钱的情况,货损率是低不了的。

猩便利静安寺门店 白云区只是二三四线城市(4)

3. 布点密度较低

白云区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但是企业的分布密度却比高楼大厦林立的城中心要低很多。如果按照无人货架行业通常的判断标准,100人以上的企业为合格布点企业,那么白云区合格布点企业的密度又要低很多。

货架布点密度低,在后期运营的时候,成本会变得更高。

比如说,在补货的时候,点位密度低,就会造成补货的效率低下。在大型办公楼里,一栋楼,可能有十几家、几十家的点位。在补货的时候,可以集中进行补货,运营人员的效率可以高很多。而在公司分布密度较低的白云区,如果要对十几个货架进行补货,可能意味着要跑十几个不同的地点。

4. 企业的办公环境较差

跟市中心相比,地处城郊结合处的白云区,整体的办公环境要落后一些。由于办公环境的落后,也会带来损耗的增加,就好像,我们G9社区里被老鼠吃掉的方便面。

企业规模、员工的信用购物习惯、布点的密度以及办公环境,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我想,在内地二三四线城市同样存在。可能情况比春哥所在的广州市白云区还要严重。

可别说自己是在一线城市,我们这些生活在白云区乡下的土鳖,跟二三四线城市没有太大的差别!

04 供应链

昨天早上,一到社区,我就再去检查那些重新摆放的方便面。又有一盒被老鼠给吃了。

正在仔细的翻看的时候,另一家无人货架,便利蜂的工作人员又来了。来给他们的货架补货。

跟他的沟通,让我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可能会严重制约无人货架的扩张和发展。

那就是:

供应链!

他一大早上,开车相近50公里,从广州最东边的黄埔区,到西北方的白云区来补货。而在我们这一个点,补货量也不大,估计也就几十块钱的货物。

他开着一辆小货车,从早到晚,可以补货大约15个点。

一个员工,一辆车,一天只能补货15个点。算上人工、车辆等成本,每个点的补货成本至少都要好几十块。

而每个点的补货量,也就只是几十块钱。

这就意味着,这些产品的成本都要翻番了!!!

便利蜂工作人员正在补货与他的补货单

据他所说,便利蜂在广州是采用集中仓的供货,并没有在每个区域建立分仓。一个建在远离消费市场的集中仓,50个人的补货团队,每天也就能服务七八十个点。这样的效率,实在不能说有多高。

运营和供应链管理,都是横在无人货架企业面前的两道坎。

谁能做到更好的运营,更加有效的供应链,谁才更有机会在竞争激烈的无人货架行业存活下来。

猩便利静安寺门店 白云区只是二三四线城市(5)

05 猩便利到底怎么样了?

猩便利当前到底怎么样?

跟之前到社区来布点的猩便利BD人员了解到:

猩便利确实已经停止布点了,当前的工作重点在盘点之前布点的质量,和进行精细化的运营。

即使在广州,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裁员的比例高达50%。更不要说二三线城市了。

以前规模很大的BD团队,裁掉一半,剩下的一半就转为运营了。剩下这一半,也因为前后收入的巨大差距,很影响工作状态和心态。

而盛传的BD的高收入,也确实不低,一个不错的BD一个月可以拿到4万块,当然,这是基于之前疯狂扩张时的高补贴。

在如此高收入的诱惑下,也就不能怪BD人员,只关心布点的数量而不关心点位的质量了!

新一代的智能柜,已经在研发中,很快就会投入使用。据说,新一代的智能柜投入使用后,可以有效的降低损耗。比如说,要扫码才能开柜,而在一次开柜没有购买支付后,以后这个账号就不能扫码开柜了。

(还有,新的智能柜至少可以解决掉鼠害的损耗了!)

06 再小的祝福也是支持

刚才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咕的叫,于是想到楼下的那几个货架去买点东西。

看到的场景却是,所有的四根火腿肠,都被老鼠吃了,还是放在货架的最上层的。

猩便利静安寺门店 白云区只是二三四线城市(6)

被老鼠吃过的火腿肠

而豹便利的这一个小小的货架,这四天里,已经因为老鼠,损失掉了十几盒方便面,外加四根火腿肠!

老鼠可不只是让损耗增高了,还因为老鼠去过,而大大的降低了大家的购买欲望。谁会想买那些被老鼠爬过的东西吃了?

老鼠消耗掉的货物量,很可能已经比卖出去的还要多了!

猩便利静安寺门店 白云区只是二三四线城市(7)

社区里的豹便利货架

在同情豹便利的同时,我拿出手机,扫一扫,买了挂在最上方的每日坚果,完全是出于同情和支持。也正是出于同情和支持,这一次,我买了两袋!

因为,我不想因为我们这个点的损耗很高,销量又少,豹便利很快就来把这个点撤了!

真心希望,这些慢下来的“猩便利们”,可以调整好步伐,然后继续上路!因为他们,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祝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