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祭日悼念活动(南京举行烛光祭)(1)

活动现场摆满了蜡烛寄托哀思。 人民网 图

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夜幕降临,“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的代表、南京教师代表、医护人员代表、紫金草艺术团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紫金草志愿者代表、宗教人士代表、基层党员、海外华人华侨代表等参加集会,海外的国际友人和嘉宾在线参加活动。日本神户南京心连心会代表宫内阳子、国际友人约翰·马吉的孙子克里斯·马吉、1938年2月回到南京参与救护难民的鼓楼医院外科医生理查德·布莱迪的曾孙女梅根·布莱迪、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等现身现场大屏,表达和平愿景。

18时30分,小号手吹响《南京记忆》。现场的人们穿着素服,手捧蜡烛。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20位学生手捧蜡烛,走向摆有“85”字样的蜡烛圆环,环绕着造型摆放手中的蜡烛。

1937年,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参与救护了20多万中国难民。他还用摄影机拍下日军暴行,成为南京大屠杀的铁证。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表达了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缅怀。他表示,“为了纪念那些逝去的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勇敢地伸出援手。”

1997年,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著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出版,揭露了侵华日军暴行,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张纯如离世后,她的父母继续着女儿未竟的事业。烛光祭现场,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女士现身大屏幕,她说:“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我们在海外参与‘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悼念活动,希望教育下一代牢记历史。”

在线上,世界各地的网友通过H5网页同步点亮烛光。中东、欧美部分留学生团体同步举行烛光祭活动,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和当地民众共同在居住国举行烛光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