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描写关羽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足足用了五个回合《三国演义》可是以民间说书为底本创作的,可见坊间对关羽是多么的崇拜,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历史上关羽的死亡原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历史上关羽的死亡原因(关羽之死的历史真相)

历史上关羽的死亡原因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描写关羽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足足用了五个回合。《三国演义》可是以民间说书为底本创作的,可见坊间对关羽是多么的崇拜。

电视剧《三国》对这一段的刻画也极其细腻,尤其是后面关羽被活捉到身死,简直令人揪心难受,三国最受欢迎的武将,竟然落得这个下场。

而正史描写关羽之死很简单。

《关羽传》记载: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以想象得到,高傲无比的关羽被擒直到被杀,是有多么的无奈和凄惨啊。

关羽被擒后,孙权并没有马上杀他,因为杀关羽可不是一件容易决定的事:如果杀,肯定会跟刘备彻底闹翻;不杀,又难消自己心头之恨,留着关羽也是后患无穷。

孙权思考了很久,始终有些摇摆不定,最后还是在一众手下劝谏后,这才对关羽起了杀心。

如果说被擒后立刻就被斩杀,对关羽这样的武将来说,战死沙场也未免不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但是被擒后,却要等待孙权来决定自己的生死,在等待命运的这段时间,我们的关二哥内心是多么的凄怆和悲凉!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关羽才刚刚走上人生巅峰,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令天下为之震动!就连北方的扛把子曹操都被震慑得想要迁都避祸。然而就在关羽这人生巅峰时刻,自家后院却起火了,关羽瞬间从人生顶点坠入了无尽深渊!

关羽不怕死,但是他非常不甘心。此生最鄙视的就是孙权,现在竟然成了他的阶下囚。

关羽看不起孙权,孙权也同样非常不爽关羽。

先不说关羽单刀赴会那么嚣张,当时孙权为了讨好关羽,就派使者前去荆州,想与关羽结为亲家,撮合自己的儿子与关羽的女儿,结果关羽根本瞧不上孙权,直接把使者骂走。

孙权得知后非常气愤,影视剧《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原话是:虎女岂可嫁犬子!

孙权的反应是:我平生还没受到过这样的侮辱,刘备要是得了天下,岂不是比曹操还危险!

虽然孙权异常震怒,但作为江东明主,他肯定不会因为一己私恨而不顾大局,去杀关羽。毕竟当时天下还是曹魏一家独大,而且荆州已经拿下了,这个时候有必要非得杀关羽和刘备结下杀弟之仇吗?

其实我们不能只简单地看表面,先要明白两点:

一是,东吴是有预谋的要擒获关羽吗?他们是怎样部署的。

二是,刘封和孟达是否来得及救援关羽?

《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后关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吕蒙上疏曰,关羽讨伐而多留备兵,必恐吕蒙图其后故也……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关羽可擒也。

由此可见,吕蒙曾明确跟孙权讲过如何擒获关羽。所以孙权出兵荆州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计划好了要擒获关羽。

关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吕蒙相闻,吕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关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关羽吏士无斗心。会孙权寻至,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关羽而降。孙权使朱然潘璋断其经路,即父子俱获,荆州遂定。

从上面这段记载我们又可以了解到关羽兵败后的时间表。

关羽打了败仗之后,立即从襄阳樊城撤兵,前往南郡江陵,走了一半关羽得知荆州被吕蒙偷袭,心急之余不断的派使者去江陵询问吕蒙:自己的家眷怎么样了?

快到达南郡时得知家属无恙。这时候,孙权亲自领兵来到江陵,关羽得知消息马上撤离,先后撤到麦城,然后是漳乡,身边的兵卒基本上已经跑散了,然后孙权下命朱然和潘璋截断关羽的退路,在夹石擒获关羽。

关羽从兵败到被擒中间隔了这么久,为什么孟达、刘封没有前来救援?是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救援吗?

《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关羽兵败时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找刘封和孟达请求支援,但这两人找借口并没有出兵。

关羽兵败后,一边派人求援,一边不停地逃跑,先从襄樊逃到江陵,再从江陵一路逃到麦城,然后到了漳乡,直到逃到夹石才被擒获。从兵败到逃到夹石,大概跑了500里,考虑到诸多因素,这前前后后大概花了六七天的时间。

而从房陵到夹石约400里左右,古代若是良马急行军日行约190里,但房陵到夹石的路并不好走,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如果从收到关羽求援后,刘封、孟达立刻整军出发,日夜兼程赶到夹石,大概需要4天左右,是完全有可能救下关羽的,但他们找了个借口,并没有发兵救援,也正是如此,所以后来刘备记恨刘封。

很多人认为关羽之败根本还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傲慢,除了自己大哥和三弟,瞧不起任何人,不管是敌人还是自己人,基本都被他得罪了,最终的就跟就是载在了自己人糜芳和士仁手上。

清末民初时有一本叫做《訄书》的书,它是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著,章太炎认为,关羽之死的幕后黑手就是诸葛亮,这都是他策划的一场阴谋,为的就是除掉蜀汉的二把手,更好的争取蜀汉政权,简直令人颠覆三观。

章太炎还提出了三个理由:

其一,都说诸葛亮多智近妖,他如何看不到关羽的危机?但是根本就没有做出相应的安排,甚至都不派人提醒一下关羽,这么做就是要借东吴的刀杀关羽:关羽出兵伐魏,如果战败,就用军法论罪,如果战死,那就正好如愿。总之关羽必死无疑。

二是,诸葛亮要杀刘封一石二鸟。诸葛亮知道关羽心高气傲,不光得罪了敌人,就连同一阵营的自己人,也基本都被他得罪光了,如果关羽兵败,刘封有很大可能不会去救援,这样一旦关羽真的出事了,就有借口杀刘封。

刘封是刘备养子,杀他也是因为与关羽一样,所以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刘封刚猛难任,不可用于易世。

三者,诸葛亮政治斗争心狠手辣。章太炎特别指出诸葛治蜀赏信必罚,虽然治国严谨,法令严明,但这也是他打击整治对手的有力武器。

总之章太炎的观点,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人设瞬间崩塌,让人三观尽毁。

如果说真的是诸葛亮幕后操作,一手造成关羽之死,这也太不合理了吧。

首先,隆中对的大战略就是诸葛亮提出来的,当时规划的就是夺取荆州,占据巴蜀,两边遥相呼应,进而逐鹿天下,如果荆州丢了,诸葛亮的抱负要如何实现?这完全是他承受不了的损失啊!

后来,章太炎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不合理,于是把《訄书》进行了一番修改,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评价诸葛亮。这一改正充分体现了优秀国学大师,严谨求学和自我批判的治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