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妈和你孩子妈都掉在河里去了,你先救谁?”这道世纪哲学大讨论,最近有了升级版。

这两天,一道三年级数学题在上海某小学的家长群里火了一把。因为题目很难?未必哦,但是他的确引发了一场两代老母探究真相的“云站队”,其中的刀光剑影、暗流汹涌,足以让观战的老父亲们内心瑟瑟发抖,不敢在群里吱声,毕竟,暴露了智商退化不是大事儿,关键时刻站错队那就是大事儿了。

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你救谁?

两代老母“云站队”,你支持谁?

题目是这样的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

小朋友们种树,每人每次分1棵,一轮一轮的分,分到最后还剩12棵不够一人分一棵,如果再拿来9棵正好每人分8棵,小朋友们有( )人,一共要种( )棵?

看到这道小学三年级数学题,想蒸馒头拿满分的孩子,咬着笔杆子,啃了半天指甲,也没能打上火,一旁正要交接班的两代老母坐不住了,平时老母负责接孩子、管饭、督促孩子做作业,等孩子的老母下班回家接手继续管孩子,这回赶巧了,孩子做数学题卡壳在两代老母交接班的“灰色时间带”,只见阵地上,两位老母拿出共产党员的精神,纷纷拿出纸和笔投入与数学题的战斗,谁也不肯撤出战场。

此时,有“猪队友”之称的孩子他爸恰好经过,瞄了一眼题目后悠悠地说:“这个题目用方程式XY来,应该很容易的吧。”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2)

孩子的老母

三年级还没学方程式,你懂不懂?

自己的老母

看清楚,这题根本不能用方程式,你小时候还好不用我管作业,不然肯定早被你气死。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3)

一向面和心不合的两代老母,此时竟然破天荒交换了一个相互理解的眼神,吓得“猪队友”孩子他爸赶紧躲到阳台抽根烟压压惊!

真的只有一根烟的功夫,孩子他爸就发现外面的世界又恢复了原貌,两代老母已经开始为了这道小学三年级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了——

孩子他爸的老母认为

12 9=21(棵),每人分8棵,21*8=168(棵),再减去再拿来的9棵,168-9=159(棵)算出的答案应该是159棵;

孩子的老母认为

答案就是168棵,再减去9棵那是画蛇添足。

红方的理由是后面再拿的9棵实际不存在。

蓝方的理由是不能用奥数思维想复杂了,提问是一种几棵,而不是实际种几棵。

于是,都无法说服对方的两代老母,把争议扩散到了微信班群,瞬间引爆了班群的晚7点黄金档

你没看错,如今的晚7点黄金档,已经不是围观新闻联播时间;

你没看错,如今的晚7点黄金档,已经不追没有重播的狗血剧;

你没看错,如今的晚7点黄金档,属于苦逼的家长在辅导作业;

微信里班群每天

黄金档时间表

16:00

家长跪求小本子,抄全当天学校布置的作业

17:00

家长公示寻物启事,或发布当天自家娃错拿别人物品信息,一般是书本、作业本及试卷若干影响作业进度物品,联系接头交收方式

19:00

进入了家长们探讨疑难杂题,寻求标准答案的高峰时间,毕竟,人被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但数学题例外

21:00

家长们根据自己娃完成作业的进度,呈现两级分化心态,一半进入吐槽教育,一般得意洋洋准备下线

23:00

部分依然在刷微信班群的家长,想要打电话给老师,问问老师睡了么?

。。。。。。

。。。。。。

。。。。。。

此时,群里更多的两代老母,已经加入了这场关于“分树”问题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的大讨论之中——

“有没有准确答案,分享一下,老娘我已经炸毛了。”

“这好像是六年级的奥数题啊,当然网上的答案也可能不对,怎么办?”

“最后问题不是跟在如果后面,我觉得不用减去9棵。”

“要减9,因为实际树苗是没有这9棵的。”

“那可以讨论一下,‘如果……要种……’和‘如果……实种’的两者的语境区别。”

“减不减9,这道题目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坑。”

“这题的标点符号不对,应该这样断句才没有歧义。”

“出题数学老师的语文,大概是体育老师教的。”

紧接着,群里有家长为这道题发起了一个微信投票小程序,关于这道小学三年级数学题

选项一:“某某奶奶说得对。”

选项二:“某某妈妈有道理。”

关于要不要减去9棵树苗,大家纷纷投票站队,俨然一场黄金圣斗士的“千日之战”。群里的还有很多白银和青铜,这些“猪队友”老爸们刚想各抒己见,就有一个资深白银悠悠地提醒了一句:大家实名投票前,要注意分清技术上的正确和政治上的正确!

所以,问题来了,

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你救谁?

两代老母“云站队”,你支持谁?

就算这一次技术上站队正确了,下一次怎么办?

如何才能治标优又治本?

也许,每天给两代老母和孩子准备一份燕麦麸皮,来补充谷物膳食纤维,就是一个长期有效的解决办法。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4)

众所周知,成年人每天要吃到30g膳食纤维,孩子在长身体增智力阶段同样需要大量的膳食纤维补充。如果只吃蔬菜水果,最少要3公斤以上的蔬果才够,连两代老母也未必能坚持每天如此大量的“食草”生活,更不用说饮食习惯往往挑剔的孩子们,所以我们日常摄入量是远远不够的。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5)

我们要吃对谷物,补充每日谷物膳食纤维。简单来说,燕麦麸皮就是包裹燕麦的那层皮。平时我们很容易忽略掉这层皮,但恰恰是这层皮,才是营养最丰富的东西,尤其是燕麦麸皮中的膳食纤维。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6)

燕麦中95%以上的水溶性纤维都分布在除去胚乳后的燕麦麸皮里。燕麦麸皮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中有种叫做β-葡聚糖的营养。

燕麦麸皮的谷物膳食纤维更全面,增加饱腹感的同时让身体无负担,燕麦麸皮的热量也非常低,每天两到四勺的摄入量,就相当于吃了⅓ 个苹果,补充了2.5个胡萝卜的维生素B。

那么好的燕麦麸皮去哪儿买?

在国内有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品牌—好哩!

好哩!的诞生,缘于一群年轻人的共同使命:从一颗小谷物开始,改变中国新青年的精细饮食习惯。

他们在国外名媛圈发现燕麦麸皮神奇谷物纤维功效后,迫不及待地要把全球优质的燕麦麸带回中国。他们采用轻加工,完整保留燕麦麸皮。使每一颗谷物都包含纤维力。他们踏遍全球,坚持原产地生产。

每一颗好哩的燕麦麸皮都充满着好哩团队暖暖的爱心,为你开启正能量满满的轻谷物健康生活。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7)

全球燕麦黄金产地——北美

在燕麦顶级生产线北纬41°-43°上,好哩!看到了北美金色阳光下,农夫们带着微笑在肥沃土地上农作,把自己生产出的谷物当做他们孩子们的早餐的瞬间,好哩!决定这里就是好哩!要的完美产地。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8)

好哩!燕麦麸颗粒饱满圆润

采用全球燕麦黄金产地生产的燕麦, 取优质燕麦上的那层表皮制成燕麦麸,好哩!的燕麦麸皮,更颗粒饱满,颗颗圆润,锁住全部谷物膳食纤维营养。

米其林式生产标准

好哩!采用北美食品加工的严苛标准,机器严格无菌消毒,操作人员消毒入厂,加工过程严格控制温度和水分含量,保证生产环境安全卫生。

无糖无添加,好吃有营养

糖除了让我们变胖之外,还会让我们加速衰老。在很多国家,已经有大规模的无糖运动。为了更好的健康生活,好哩!燕麦麸的配料表里只有一样,纯粹天然。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9)

放在水里泡一泡

天天泡水一杯,坚持三周。充营养的同时又排除毒素,加快肠道废物排出,不堆积。垃圾没了,小肚子也平了。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0)

除了燕麦麸,好哩还有拥有美国谷物协会(Whole Grain Council)颁布的“100%全谷物标识”,的纯燕麦和五谷燕麦。

WhollyMoly!好哩!纯燕麦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1)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2)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3)

每片产自好哩的纯燕麦,厚度约为0.8毫米,远高于普通燕麦只有0.2-0.5毫米的厚度,燕麦片切面完整,碎屑少,零添加、粗加工,是易于熬煮的半熟麦,煮熟后口感粘糯却不失嚼劲。

WhollyMoly!好哩!五谷燕麦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4)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5)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6)

通过轻加工,保留胚芽、胚乳、麦麸全营养的好哩五谷燕麦,专门针对现代人五谷摄入不足问题,集齐卡穆特®小麦、燕麦、黑麦、大麦、小麦,遵循「古代谷物」的全谷物原则,把全世界最好的谷物营养都放进了这个袋子中。

WhollyMoly!脆烤谷物百卡包

好哩!近期更为各位小伙伴打造出一款全新健康轻零嘴,含谷物膳食纤维又低卡的好哩!脆烤谷物百卡包。

每包100大卡,好吃不怕胖,瘦身期间的零食新福音。

可以直接吃,口感清脆,甜度适中。

也可以搭配酸奶和燕麦麸皮,来一杯低卡谷物酸奶杯,健康好吃又解馋~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7)

有了它,我们就能和一切的不美好说bye-bye

用最优雅的状态迎接每天的挑战,

想不想马上尝尝这传说中的美味佳品?

赶紧来扫下方二维码,健康美味送到家!

父母讲数学问题:你老母和你孩子老母都掉数学题里去了(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