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原文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是为了玩。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拟人的习作方法。合作探究,学习课文拟人的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蟋蟀努力创造自己的家园,不怕辛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学会作者细心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不怕辛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蟋蟀不怕吃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二: 教学流程:
1.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同学们,相信经过昨天的学习,你们对蟋蟀的住宅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继续学习《蟋蟀的住宅》,给你们五分钟在读一下课文。
学生读书。
师: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作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
生:拟人。
师:同学们,你们说说“随遇而安”什么意思?你们在文章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随机板书;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
指导朗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师: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默读文中相关段落,想一想为什么?(学生可能会结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来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修建时的动作词来理解)
你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怎样评价呢?
(学生可能发出赞叹或发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指导读)
2.积累佳句,感悟写法
1、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这与他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文中哪些地方讲述他是怎样观察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2、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说明了什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摘抄下来。
3.小结:
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地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4.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特点:慎重选择——排水优良——有阳光, 建造:加深加阔
向阳、干燥、隐蔽…… 不断修整
简朴、清洁……
不怕辛苦 不肯随遇而安
伟大的工程
作业布置
观察植物日记一篇。(350字)
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意义,喜欢这篇文章的话,您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一下“赞”,你也可以将文章分享给你的好友,点击上方标题下的“关注”即可关注笔者,笔者每天分享小学教学知识,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