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姓,最为特别,百家姓里难寻第二,现代已经成为血缘联系的代名词,那就是孙姓。

作为姓氏,孙姓上可追溯到姬、芈、妫姓,还都是王室后裔;作为字体,孙从早期的通逊,意恭顺之意,到后面几是代表着血缘的意思,而且孙右边小,古时为系,为继承、连接。现有含饴弄成语,更是说明“孙”于传承中重要;不过还有吴人孙山,以名落孙山 之典故,赋予孙字不同含义。

寻根溯祖,孙姓主要来源有三:

一是源自春秋时期卫国姬姓。说的是卫国姬姓王室后裔姬武仲为了纪念其祖父惠孙,便改姬为孙,其后代居住在汲郡,也就是今天河南濮阳东北。

一是出自芈姓,说是春秋楚国王族后人楚国贤臣孙叔敖,他本姓蒍,字孙,其子孙以他的字为姓,以为孙氏。

一是出自妫姓,说是春秋时期,陈厉公之子陈完全,因故逃到了齐国,改姓田,而他的后裔孙田书,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久居乐安,就是今天是=的山东省博兴市。

另外,还有一些别的说法。说有一支为商朝比干后裔,为避难改姓孙;汉时荀子的后裔,为避宣帝刘洵名讳改姓孙。不过现在公认的孙姓发源地在河南濮阳市和信阳市淮滨县。

孙姓为何在百家姓排第三位(百家姓排名第三)(1)

从史料来看,孙姓的迁徙分布:

春秋时,姬姓孙氏,久居汲郡,后春秋末期,安乐孙氏则逃往吴国,这一支后裔分三,一个留居今太原,一迁徙清河,一迁居汝州郏城。

唐时,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后来其族人为官,开始迁徙江西、广东一带。

等到宋时,孙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百家姓里开头就有它,可见其影响。明清时期,孙姓进入台湾,据史料考究,台湾的孙氏大多来自福建泉州。

孙姓为何在百家姓排第三位(百家姓排名第三)(2)

孙姓古迹有很多,有几个特别值得去看看:

首说的就是孙叔敖的诞生地,河南省淮滨县。这里是历史上“清官第一人”孙姓始祖的诞生地。孙叔敖为相时不仅清廉贤能闻名,还主持修建了期思陂,古称芍陂,这可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塘”的水利工程,这一工程,大大的发展了楚国的经济、国力。孙叔敖其人还被司马迁的《史记》列为循吏第一。

其次要说的就是山东省淄博市广饶县的孙武祠。孙武作为兵圣、东方兵学鼻祖,和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大盛吴国国力,大败楚国和越国。他以《孙子兵法》影响古今,其孙武祠存放着生平资料。

再次要说的是浙江省富阳市的龙门镇,这是孙权故里,孙权后裔的聚居地。富阳古时名富春,孙武后人孙钟传至后人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孙经过乱世挣扎,最后孙权建立东吴,这里还是孙权后裔的聚居地,那里还有着孙权祠庙和代代传承的《孙氏族谱》。

最后要说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药王山。药王山本名五台山,因“药王”孙思邈晚年隐居于此得名。孙思邈其人淡泊名利,辞官后,潜心研究医学,著书立说,以《千金要方》影响古今。

孙姓为何在百家姓排第三位(百家姓排名第三)(3)

孙姓名人太出名,不谈鬼谷孙膑、兵圣孙子,说几个不出名的,也是拓展一下读者知识量:孙阳,被称为“伯乐”,擅长相马有《伯乐相马经》;孙康,孙康映雪说的就是他了,求学励志的代表人物;孙过庭,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著有《书谱》;孙传庭,明末将领,曾击败过李自成等人孙云球,明末光学仪器制造家,著有《镜史》。

  1. 在百家姓里排第三,孙姓影响可见不一般。同样,孙姓历史故事,值得被我们国人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