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国力超前强盛,四处征伐拓展,边境战事频繁,盛唐文人也渴望建立功名,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于是从军边塞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条新路。唐朝的诗人大文豪,一般都生活在内地,但这些长期生活在内地的文豪们,也对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充满了向往之情,由此促进了边塞诗作的兴起和繁荣。盛唐于是出现了一大批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高适,岑参以“风骨”著称位居榜首,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都是这方面的翘楚,各自为盛唐诗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今天我来讲讲王之涣,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他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他生来就有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他的作品中,有关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
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727年(开元十五年)至741年(二十九年)。
关于王之涣和这首诗,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唐开元年间的一天,王之涣与好友高适和王昌龄在旗亭饮酒,恰遇梨园伶人宴饮,三位私约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凉州词》情形定诗名高下,最后,三位的诗都被伶人演唱过,而演唱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的伶人,则是其中最佳者,王之涣为之不胜得意。这一记载极其生动传神地说明了这一绝句在当时的广泛影响及其与乐曲的密切关系。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光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这《凉州词二首》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首尤为脍炙人口。这首诗以塞外荒寒壮阔的背景,以及羌笛所吹的《折杨柳》乐曲,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现了对戍卒的深厚同情。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深情蕴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是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开篇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不仅渲染了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把黄河的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突出了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也表现了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的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
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2)
玉门关这就是个伟大的历史遗产。
玉门关遗址,已经有两年多年的历史,自汉武帝建造以来,历经千余年的历史风霜,在古丝绸之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北宋仁宗icon景佑三年,由于西夏ZL了整个河西走廊,玉门关从此消声匿迹,结束了它辉煌的历史篇章。
玉门关,那是古人留给我们一种边关情结和报国情怀。正是因为这首《春光不度玉门关》就让我把“玉门关”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看到这遗址的荒凉,我更加感叹古人报国的雄心。
目前留存的黄土关隘依旧是汉代的杰作,这里因西域运往中原地区的玉石而得名。不知道有多少篇流传至今的唐诗宋词歌颂过这里,伟大而浪漫的诗人们遥想着这片边塞之地,回不去的故乡,忘不掉的乡愁。#真知新坐标##打卡挑战局##翻开我的生活日记##你认为人到60岁仍然是中年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