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不容易老(吃醋吃软饭吃豆腐)(1)

文|刘绍义

在家乡话中,无论是劝人的话还是怼人的话,都与“吃”有意无意挂上了钩,就是现在人们见面打招呼,也是一句“吃了吗”相问候。细想想,这也难怪,吃穿住行,吃是第一,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饿怕了的家乡人处处想到吃,时时想到吃,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人,何谈做其他事情?就是圣人孔子也把“食色性也”的食放在首位,正是这个道理。

嘴里抹石灰——白(别)吃;裁缝掉了剪子——就剩下尺(吃)了,这都是家乡人揶揄那些想吃什么而又吃不上的谐音话。当然,有些“吃”,实际上与吃是沾不上边的,比如把没事找事说成“吃饱了撑的”,把恶人先告状说成“反咬一口”,把表面糊涂心里有数说成“哑巴吃粽子”,把不识抬举说成“敬酒不吃吃罚酒”。

想想,家乡话里,哪里没有“吃”?即使没有吃的字眼,多种比喻或称呼也都与“吃”连在了一起。如把结发妻称为“糟糠妻”,把那种纯粹利益上的盟友叫“酒肉朋友”,还有靠女人吃饭叫“吃软饭”,偷情叫“偷腥”,情场失意叫“吃醋”,老少配叫“老牛吃嫩草”,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女人貌美叫“秀色可餐”等。

怎么吃不容易老(吃醋吃软饭吃豆腐)(2)

这样的比喻或称呼,在各种场合都不胜枚举,数不胜数。还有称轻而易举为“小菜一碟”啦,称司空见惯为“家常便饭”啦,称平均主义为“吃大锅饭”啦,称不思进取为“坐吃山空”啦,称诉讼为“吃官司”啦,称自私为“吃独食”啦,称背叛为“吃张家饭干李家活”啦,等等。

其他还有:工作是“饭碗”,买股票是“吃进”,不讲信用是“食言”,不求甚解是“浅尝辄止”,有点面子是“吃得开”,下棋是“吃掉”一个马,打仗是“吃掉”一个师,就连仔细领会上级文件精神也叫“吃得透”……各个领域的“吃”,真的比比皆是呀。

还有这样的说法:把问题不好解决说成“吃不了兜着走”,把受挫折后增长一点见识说成“吃一堑长一智”,把认为别人不了解情况没有亲身感受说成“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把主意已定不再更改不走回头路说成“好马不吃回头草”,把事情已经做成难以改变说成“生米煮成熟饭”,把贪赃卖法说成“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把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说成“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把不会过日子铺张浪费大手大脚说成“吃了今不讲明”。其他还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亏吃明处”“吃亏是福”等等。

怎么吃不容易老(吃醋吃软饭吃豆腐)(3)

目的达不到痴心妄想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嫉妒心强心里不平衡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恶习难改本性难移是“狗改不了吃屎”,心里难受龌龌龊龊“就像吃了一只苍蝇”,受了骗上了当又难以说出口是“吃了哑巴亏”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其他还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蚂虾,蚂虾吃滋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及“好汉不吃眼前亏”“坐吃山空”“好吃懒做”“争风吃醋”“自讨苦吃”等。

说到家乡的“吃”话,许多动物也在劫难逃,不过这些动物只不过是暂时借用一下,说过来说过去,还是话人的。对那些心急的人,就说“老鸹吃葚子——等到黑”;对那些主意已定、态度坚决的人,就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对那些话不好说、难以张口的事情就说“狗咬刺猬——无法下口”;对那些表面忠诚老实、实际上难以对付的人就说“哑巴蚊子咬死人”;对那些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应该见识过的事情,就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这样的话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了,反正这些话说者顺口,听者顺耳,信口说来,点到为止,不需要解释,不需要琢磨,说得明白,理解透彻,利于大家交流谈心。如果你处理一件事情遇到一个脾气非常犟但心里并不坏的人,你背地里可以叫他三别子、犟死屌、别跟头,但当面一句——我知道你这个人“吃软不吃硬”“刀子嘴豆腐心”,事情立即就会好解决得多。这就是家乡话的魅力。

(壹点号 读点)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